破除痛點、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是降低物流成本、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方法
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改革『雙輪驅動』,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我們就能在調結構、促改革中有效降低物流行業的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在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供銷合作聯社與郵政公司簽訂『供郵合作』協議,盤活閑置農資倉庫,打造物流中轉站,將為農產品種植大戶節省約40%郵寄費用。在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海吉星市場借助網絡貨運平臺,讓人、車、貨、路實現優化配置,線路更精准、物流更高效,變『人找單』為『單找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經濟『筋絡』與循環會更暢通。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動』。當前,我國物流運行效率持續改善,單位物流成本穩中有降。2023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4%,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但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物流成本相對偏高,仍有下降空間。看准了就抓緊乾。要綜合施策、持續發力,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產業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經濟運行是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連續循環過程。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集成了運輸、倉儲、分撥、配送、信息等服務功能,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抓手。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有助於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提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破除痛點、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是降低物流成本、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方法。近年來,我國現代物流發展成效顯著,服務質量效益明顯提昇,快遞『當日達』『次日達』方便了千家萬戶,越織越密的物流網絡讓實體經濟迸發出蓬勃生機。接下來,破除痛點要優化運輸結構,強化『公轉鐵』『公轉水』,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形成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物流市場;打通堵點要優化主乾線大通道,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鼓勵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解決難點要統籌規劃物流樞紐,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生產力布局,大力發展臨空經濟、臨港經濟。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改革『雙輪驅動』,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我們就能在調結構、促改革中有效降低物流行業的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
果農新鮮采摘的臍橙,通過纜車一樣的『穿梭機器人』發往鎮上電商服務中心,一小時後就能從縣城快遞物流分揀中心寄出,最快第二天即可送達粵港澳大灣區。這個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陽佳村的全國首條農村商用智運快線,采用鋰電池驅動,每50公裡只耗一度電。這是近年來持續支持農產品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大幅降低物流『最先一公裡』損耗的一個生動案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依然明顯,物流市場潛力較大。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打通物流『筋絡』、為經濟運行『舒筋活絡』,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一定能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昇向好態勢注入更多活力。
《人民日報》( 2024年03月22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