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培育國貨被列為促消費抓手之一。事實上,從『跟跑』到『翻紅』再到領風氣之先,近年來國貨『潮品』屢屢在國內外市場掀起熱潮,成為了『穩增長』的『新活水』。
新中式風靡、國潮湧起,不僅體現在盤扣、馬面裙、宋錦外套、香雲紗襯衫等聽起來頗具年代感的詞語變身時尚穿搭密碼,『非遺秀』、祈福表演、美食年貨市集等現場人山人海消費火熱;也表現為國產新手機一機難求,國貨美妝迅速崛起,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大批國貨之光走出國門……國貨在衣食住行各領域綻放華彩,讓每個中國人倍感自豪、欣然點贊、自覺追隨。
國貨『潮品』,越來越受認可,漸成時尚,離不開文化自信帶來的正面效應,承載它的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之海。『國』,代表了中國元素;『潮』代表了時尚潮流,二者『雙向奔赴』纔造就了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國貨『潮品』。接下來,國貨還要不斷研習探索傳統元素提供的豐富的創作素材和無限可能,以傳承發揚民族文化為使命,賦予傳統以新生命,使之在現代社會綻放異彩。
『國潮』湧動,國貨重新走紅市場,不少老品牌煥發了『第二春』,也助推一批新興品牌進入發展『快車道』。這不僅折射了中國文化魅力、國人愛國情懷,更是因為人們切實感受到,許多國產品牌的科技含量、品質和工藝越來越好,有的甚至超過了國際水平。『新國潮』已不局限於穿衣吃飯,而正在科技、文化等各領域發揮著『中國力量』。例如,國產手機,因為契合年輕人審美,在高科技加持下不斷創新,數年間已迅速躍居行業翹楚。國產手機的變遷也成為『中國制造』從模仿者、追隨者變成創新者、引領者的縮影。
但我們也看到,『國潮』大浪湧來泥沙俱下,部分廠商只是見『紅』思齊,對出圈國貨盲目跟風,其所謂『國潮』產品空有符號沒有內涵,甚至充斥著『山寨』『抄襲』『欺詐』等問題。支持國貨是一種情懷,但國貨想要永立潮頭,最終還要靠內涵、品質、性價比。
一言以蔽之,國貨『潮品』唯有不斷苦修內功,在打造品牌、豐富內涵、緊跟時尚各環節久久為功,纔能真正做大做強,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國貨選擇,也向世界輸出來自中國的潮流思路。
實力,勇立潮頭;市場,人潮洶湧,『國潮』定能澎湃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