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上天』『入地』『出海』……首場『代表通道』勾勒奮進中國新圖景
2024-03-06 20:01:47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從地面苦練到逐夢藍天的『英雄機長』、從荒野求索到『滿天星斗』的殷墟考古人、從受制於人到『走出去』的民族品牌……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開啟,6位代表分三批走上通道,娓娓道來『上天』『入地』『出海』的奮斗故事,講述他們眼裡奮進的中國。

  『要為中國品牌「鍍上金子」』

  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民族汽車品牌如何『走出去』?

  『我們要成為世界汽車強國,就要把關鍵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講述了中國車企走向世界的故事。他表示,在做好產品、做好服務的基礎上,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國汽車還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品牌建設投入,打造極致的產品,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品牌增光添彩、『鍍上金子』,為全球用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提供中國智慧。

  20多年來,中國光伏行業跟跑起步,櫛風沐雨,不懈探索。『什麼費用都可以砍,就是不能砍研發投入。』全國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表示,光伏行業研發投入每年持續加大,累計投入超過230億元。

  科技創新的道路要經歷千辛萬苦,作為一名『追光者』,他堅信,只有牢牢抓住創新不放松,纔能收獲一覽眾山小的喜悅。

  『要「保護第一」,也要讓文物「活起來」』

  考古工作是展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安陽站副站長何毓靈講述了20多年前發掘『亞長』牛尊的故事。他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就在8天前,大氣磅礡的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建成開放了』,憨態可掬、呆萌可愛的『亞長』牛尊正在『C位』展出,向觀眾呈現著3000多年前青銅文明的樣貌。在何毓靈看來,對文物的考證、對歷史的發現,都離不開科技因素的作用。

  雲岡石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保護好雲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還具有世界意義。如何針對性解決石窟保護難題、讓文物『活起來』?

  『我們的危岩體加固工作進行了幾十年,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采取的環氧樹脂灌漿和錨杆加固技術曾經獲得過全國科學大會的嘉獎。』全國人大代表、雲岡研究院院長杭侃說,在今後的保護當中會堅持『兩個結合』,堅持保護第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雲岡石窟的保護、研究、展示和利用方面持續發力,做好文化遺產代際之間的傳承,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以天空作卷,用忠誠作答』

  電影《中國機長》的故事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也不為過。

  『藍天上充滿未知,飛行安全無小事,任何一個細節都關乎著生命,任何一個細節都關乎著我們的飛行生涯,每一次飛行都不可以再來一次。』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總飛行師劉傳健作為《中國機長》的原型,對飛行安全有著極為深刻的感悟。『機長肩上的四道杠分別代表著專業、知識、技術和責任。』他說,奇跡的產生是一瞬間,奇跡的背後卻是千錘百煉。

  逐夢藍天,一棒接著一棒。『只有錘煉最過硬的作風,纔能夠打最硬的仗,這不僅是每名飛行員的日常,也是每名空軍官兵的狀態。』全國人大代表、空軍航空兵某旅副參謀長高中強是一名『金頭盔』飛行員。他這樣形容身邊年輕戰友:有能力、有擔當、有激情、有乾勁,始終把自己的青春和夢想融入強軍事業當中,有效履行使命,在強軍道路上奮力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

  闊步春風朝前邁,滿懷信心向未來。短短半小時,6位代表暢談職責與使命、憧憬與希望、熱情與乾勁,又不約而同詮釋著創新與技術的力量。他們用初心和責任譜寫出許多『春天的故事』,激勵每一位踔厲奮發的時代追夢人。

責任編輯:江科
【專題】2024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