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兩會一年間 | 身邊變化看生態,用行動兌現『綠色承諾』
2024-03-01 10:01:00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央視網消息(晚間新聞):繼續兩會一年間·答卷的報道,今天我們要聚焦的是一張美麗答卷。回顧2023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對綠色發展設定了具體目標,做出了堅定承諾。現在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些承諾實現了嗎?讓我們從百姓身邊的變化說起。

   2023年太湖流域水質達16年來最好水平

  太湖湖濱,春季開學後的第一堂自然課正在進行。孩子們觀察著鳥類動植物的生長情況。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太湖流域內206個重點斷面優良比例為96.6%,水質達16年以來最好水平。這也正是對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加強流域綜合治理』最有力的回應。2023年,江蘇環保部門借助衛星遙感技術等手段,繪制出太湖污染防治熱力圖,動態監測流域湖面、河道和水系。

  汾河入黃口斷面水質創歷史最好成績

  2023年,為了『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山西在全省開展『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規劃3年內實施285個生態修復項目。最新數據顯示,汾河入黃口斷面水質連續5個月達Ⅲ類優良標准,創歷史最好成績。

  這一年,也是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強基礎』的關鍵之年,以前近乎絕跡的江豚,到2023年底已監測到162頭。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也提前兩個月抵達東洞庭湖越冬。

  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一年間,《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重磅文件相繼出臺。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農村黑臭水體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持續展開。2023年,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全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新增2億多噸,比前四年的總和還多。幾萬家企業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治理全部完成,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再增加200萬戶,真正實現了屋內有溫暖,屋外有藍天。

   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全國上下一盤棋,治理效果肉眼可見。生態環境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好於"十四五"規劃設定的年度目標;全國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為89.4%,同比上昇1.5個百分點;長江、黃河乾流全線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全國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國家公園生態系統功能持續恢復向好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三江源、大熊貓等首批5個國家公園,生態系統功能持續恢復向好。近日,科研人員又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了櫻亞屬新種:桐木櫻桃。全國65%的高等植物群落、74%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大熊貓、蘭科植物等300多種珍稀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恢復性增長。

  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這一年間,除了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也讓百姓越來越受益。城市『見縫插綠』的口袋公園隨處可見,已建成的9萬多公裡城市綠道,讓市民出門有綠茵,歸途伴花香。

  鄉村也在加快蝶變。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14萬個村莊得到綠化美化,95%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吉林磐石北鍋盔村,建起管網式水衝廁所,房前屋後栽樹種花,打造開放式庭院。廣東中山桂南村,公園、書屋、咖啡館、步道一應俱全。在湖北孝感紅畈村,村民屋頂上鋪滿了光伏板,村委會門口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村道邊換上了光伏路燈,綠色電能讓小鄉村成為了『零碳村』。

  主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這一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已經開啟,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24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