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新春走基層?非遺在傳承中煥新
2024-02-13 13:52:55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作者:周雯 周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利川壩漆曾名冠全球,我們年輕一代更要把它傳承好。』春節假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壩鎮,田亞仍和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圍在了爐火旁,開始趕制今年參加藝術展的手工藝品。

  『壩漆清如油,照見美人頭;搖動琥珀色,提起釣魚鉤。』這是對『利川壩漆』最真實的寫照。利川壩漆因產於毛壩鎮而得名,一度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生存技藝。2021年,壩漆制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如何讓漆器再度流行起來,得到年輕一代受眾的喜愛,成為90後漆匠田亞研究的方向。在田亞的作品中,雞蛋殼、橘子皮等都成了他制作漆具的選材。

  記者在壩漆制作技藝洪克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看到,田亞正用雞蛋殼在黑色漆盤上『繪畫』,只見他將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雞蛋殼用生漆粘在『畫板』上,再輕輕地將其碾碎,以蛋殼自然形成的紋路『作畫』。

  『這件作品的「畫板」是在麻布上反復刷漆打磨而成,再用雞蛋殼在「畫板」上一點點貼出樹乾,通過涂上數層不同顏色的漆,經過打磨,呈現不同色彩層次,形成畫意。』田亞介紹,面前的作品是因為秋天看到家門口的柿子樹豐收,希望通過制作漆器工藝品留住當下的美好。

  制作一件漆器,工序繁瑣復雜,要經歷制胎、裱布、刮灰、刷漆、畫工、打磨、推光等30餘道工序。『已經做了3個多月了,預計還需要趕制2個月,纔能趕上美術展。』田亞說,希望制作更多新穎的工藝品,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喜歡壩漆。

  開茶藝工作室的王女士專程找田亞定制了一個茶則。『當時就是看他用柚子皮制作茶則覺得非常新穎有趣,既保留了柚子皮的紋路,又有壩漆的工藝,非常精致。』

  現在田亞的壩漆工藝品供不應求,部分單價賣到了五千元以上,銷售量僅去年就有百餘件,總收入10多萬元。壩漆工藝品俏銷,也帶動了當地的生漆產業。目前,利川已經培育發展新漆林3萬餘畝,帶動1萬餘戶漆農增收。

  『新年伊始,我們已經接了一單200噸的生漆訂單,現在正忙著調試設備。』利川市德隆生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壩漆制作技藝洪克儉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洪克儉說。2021年,田亞從西安生漆研究所學習回到家鄉後,就慕名拜了洪克儉為師。

  『壩漆是利川的金字招牌,不能砸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洪克儉在壩漆制作上堅持『兩條腿』走路——傳統技藝的承續,新工藝的研發。

  用工業化量產擦亮『國漆老字號』。洪克儉通過大量調研找到了痛點:雜質過多,影響了漆酚含量和漆?活性度,質量不穩定;顏色單一,產量低,只能用於部分工藝品等小眾領域,無法滿足古建築、工業防腐等領域的大單需求。

  為了讓壩漆重現光彩,洪克儉與中國林科院南京林產化學研究院合作,經過三年技術攻關,成功實現壩漆工業化量產,並大幅提高漆?活性度,顏色從5種增加到20餘種,乾燥時間從2小時縮減至30分鍾。2021年,洪克儉自主定制的設備全面投用後,一年就生產壩漆50多噸,不僅銷往上海、浙江等沿海地區,還出口到日本。

  踏著時代的節拍,利川壩漆不斷拓展功能,如今不僅在工藝美術、家具裝飾、古建修造領域施展拳腳,還在工業防腐、食品儲存領域走出一片新天地。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龍江踏春啟新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