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提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綜合醫療、科技、生態、物流、工程等方面傳來的利好消息,中國高質量發展正在紮實推進、未來可期。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提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
2月3日,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全文共六個部分,來看詳細內容。
《意見》指出,做好2024年及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昇鄉村建設水平、提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意見》強調,一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紮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昇行動。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橕,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調控能力,持續深化食物節約各項行動。二要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持續加強產業和就業幫扶,加大對重點地區幫扶支持力度。三要提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昇級,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四要提昇鄉村建設水平,增強鄉村規劃引領效能,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昇行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一體化推進鄉村生態保護修復。促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將城鎮常住人口全部納入住房保障政策范圍。五要提昇鄉村治理水平,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繁榮發展鄉村文化,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建設平安鄉村。
《意見》還對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提出具體要求。
專家解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2月3日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體該如何推進?來聽專家的解讀。
專家表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找准切入點和突破口,因地制宜轉化運用到鄉村振興全過程各領域。

專家表示,把握鄉村全面振興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主攻大面積單產提昇,今年我國將再增加100個玉米、100個小麥和102個油菜整建制推進縣,持續深入推進大面積提高單產,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專家表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關鍵是把『土特產』三個字琢磨透,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截至目前,我國已建設180個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30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1509個農業產業強鎮。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吳曉玲:2024年,我們將全鏈條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全環節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昇級,全要素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2月3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2.1億人次
2月4日是臘月二十五,立春,也是2024年春運的第十天。
2024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2月3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2.1億人次。其中,公路人員流動量預計超1.98億人次,鐵路客運量預計1296萬人次,水路客運量預計62萬人次,民航客運量預計216萬人次。
2023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2.71萬億
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獲悉,2023年1至12月,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收入27110.66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支出22043.12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整體運行平穩。
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至12月,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含生育保險)收入16636.07億元,支出11620.58億元,其中,生育保險基金待遇支出1069.10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0474.59億元,支出10422.53億元。
中國成功發射DRO-L衛星等9顆衛星
北京時間2月3日11時06分,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DRO-L衛星、智星二號A星、東方慧眼高分01星等9顆衛星發射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捷龍三號運載火箭的第3次飛行。
2024年國家助學貸款免息本金可延期償還
財政部等四部門日前印發通知,對2024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今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予以免除,免除的利息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別承擔;本金經貸款學生自主申請,可延期1年償還。
1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大增39%
春節臨近,連接中國西部地區和東盟等國家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扮演起了年貨班列的角色。1月份,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貨物8萬標箱,同比增長39%。
國內跨海距離最長的架空線路工程投產
福建省重點工程220千伏赤厝至華塘線路工程2月4日投產發電,工程線路總長約30公裡,新建鐵塔79座,其中30座矗立於茫茫大海,跨海距離長達14公裡,構成國內跨海距離最長的架空輸電線路。投產後,在滿足地區工業負荷發展需要的同時,將提高海上風電送出能力。
『十四冬』火炬傳遞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舉行
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火炬傳遞3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舉行。火炬傳遞從滿洲裡出發,全程230公裡,最終到達主賽場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來自各行各業的先進模范人物、優秀代表等65名火炬手參與傳遞。本屆冬運會將於2月17日至27日在內蒙古舉行。
2024年全國春節『村晚』在廣西柳州啟動
3日,2024年『歡歡喜喜過大年』全國春節『村晚』主會場活動在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啟動,來自各地的22支群眾文藝隊伍表演了民俗歌舞等自編自導的文藝節目,禮贊美好生活、共迎新春佳節。
雲南:各類珍稀動物頻頻『亮相』
這幾天,在雲南怒江州的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出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菲氏葉猴成群活動的身影。此外在雲南施甸縣的野鴨湖,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胸翡翠以及褐翅鴉鵑、赤麻鴨、白鷺、蒼鷺等鳥類也頻頻亮相,讓冬日的野鴨湖多了很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