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天,一個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計劃在王佔榮的腦海中逐漸成形。
王佔榮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泊爾江海子鎮折家梁村黨支部書記,他的新計劃是帶領村民養殖產絨量更高的絨山羊來增收致富。
『一直以來,羊絨產業是我們鄂爾多斯的主打產業之一,我們村裡有200多戶村民養殖絨山羊,雖說產絨量沒那麼高,但大家在養殖經驗上很豐富。』王佔榮說。
既然村裡有絨山羊的養殖傳統,為什麼今年纔有了養殖高產絨山羊的計劃呢?王佔榮說,是當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了他靈感。『今年的鄂爾多斯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抓好羊絨產業鏈條延伸、品牌打造、標准引領」,但我們東勝區目前還沒有規模化的絨山羊養殖基地,這是我們村發展規模化養殖高產絨山羊的好機會。』
有了想法就要乾。在和村乾部討論後,王佔榮組織村民代表召開了折家梁村2024年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會。
『大家現在養的絨山羊產絨量低,平均每只羊能出1斤絨,如果咱們養殖產絨量高的品種,每只羊就能產3斤絨,按市場上1斤絨170元來算,大家每只羊都能多掙300多元。』在村民代表大會上,王佔榮說著自己的想法,大家伙兒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66歲的村民張玉喜投了贊成的一票。『我家養了100多只絨山羊,現在市場前景好,市裡又有了發展規劃,我願意跟著村裡乾,大家一起出力,建一個規模化的絨山羊養殖基地。』張玉喜說。
養殖高產絨山羊,需要村民更換目前養殖的絨山羊品種。『這件事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立馬同意,因為改良品種需要投入成本。』王佔榮說,他的計劃是先在村裡現有的絨山羊養殖戶中選100戶,讓他們每戶養100只左右的高產絨山羊,如果效果好再進一步推廣。『村民掙錢不容易,推廣初期哪怕每戶只養50只也行,大家先試試,路走得穩一些總是好的。』
帶領大家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這位當了10多年折家梁村黨支部書記的『老支書』一直沒閑著。
前些年,折家梁村外出打工的人多,村裡很多土地閑置了。為了盤活這些土地資源,王佔榮帶著村民嘗試種植大豆、蕎麥和葵花等作物,後來發現種葵花最劃算,既耗水少,又能賣葵花籽掙錢。從2019年開始,折家梁村開出了一朵朵『向陽花』。
『種葵花、賣葵花籽,雖說比以前種玉米掙得多,但還是不夠,發展思路還得接著擴展。』王佔榮說,2021年,他帶著2萬斤葵花籽找到加工廠,花了6萬元加工了一批葵花籽賣,最後掙了20萬元。『村裡的葵花籽產量越來越大,如果我們有自己的加工廠,既能省去加工費,還能去賺別人的加工費,葵花籽產業在折家梁村就能實現鏈條式發展。』王佔榮說。
2022年,折家梁村建起了葵花籽加工廠,村裡的『黑大肚』牌葵花籽開始走進市場;2023年,村裡的葵花籽加工廠掙了200萬元。王佔榮說,前段時間他還去了一趟成都,給『黑大肚』拓展市場。
有了之前種葵花的好經驗,王佔榮這次『羊計劃』的底氣更足了。他在東勝區附近的達拉特旗和伊金霍洛旗幫村民找了一些品質較好的高產絨山羊品種,正著手帶著大伙兒去實地看看。
『春節就要到了,我祝大家龍年大吉的同時,更希望我們村可以「山」羊開泰。』王佔榮笑著說。(記者朱文哲)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