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月25日電(記者魏?) 一個土豆,從良種繁育、品質提昇到農文旅開發,再到做成108種土豆美食;一只羊,通過可視化數據平臺對其從出生到屠宰實施全過程監控,實現對羊吃得夠不夠、運動量足不足及時乾預,消費者也對羊肉實現全程追溯;一顆苹果,得益於培育推廣的『寧脆』新品種,不僅成為果農增收的『致富果』,還成為支橕當地產業發展的『金苹果』……連日來,記者直觀感受到的是,山西一些地方立足資源稟賦,推動『特』『優』農業發展壯大的生動實踐。
地處黃土高原區的山西特色優勢農業資源豐富,擁有『小雜糧王國』和『優質糧果帶』等美譽,地貌多元、氣候多樣,造就了山西獨特的農業資源,也具備了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給的潛力。在踐行『大食物觀』背景下,山西『特』『優』農業發展也迎來跨越式發展的新機遇。
這些年,山西積極推動『特』『優』農業做大做強,支持組建大型農業集團,把小雜糧、乾鮮果等分散的農業特色資源集聚起來。在山西,已經建成一批黃花鎮、木耳鄉、苹果村,形成一批特優農產品帶動區、集聚區,還先後建設了高粱、苹果、谷子等國家級產業集群,打造了5個省級涉農專業鎮和38個市級特優農業專業鎮。
挖掘『特』『優』農業,其背後是農業產業昇級的機遇,更是農業產業興旺的機遇。山西發展『特』『優』農業不僅僅反映在數量增加上,更體現在質量提昇上。呂梁山區引進種植的藜麥不僅在黃土高原上安了家,並發展成為特色優勢產業。以忻州市靜樂縣藜麥為例,從2011年試種20畝藜麥起步,如今的藜麥種植面積已達5萬多畝,還開發出了藜麥白酒、藜麥醋、藜麥餅乾等產品。
樹立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讓我們的『一餐一食』變得更加豐富。位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這裡不僅雜糧豐富,也盛產肉蛋鮮奶,還有『隱藏款特產』三文魚、大閘蟹、南美白對蝦等,更讓人思考如何讓黃土地上的『大食物』成長為造福生產端和消費端的『大產業』。『大食物』成長壯大,不僅要在產品本身下功夫,做『特』做『優』,也應在產業、創新、品牌等方面持續發力。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