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我與國家一起前行】全民健身 共享健康生活
2024-01-06 09:28:49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央視網消息(晚間新聞):再過幾天,就是三九天。雖然寒冷,但擋不住人們的運動熱情。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動起來』更是成為很多人的全年關鍵詞,而旅游產業、體育產業,乃至整個中國經濟也因為『動起來』而韌性十足。2023年夏天,貴州『村超』火遍大江南北,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展現更加自信的中國,還有入冬以後南來北往的人們北上玩冰雪、南下過暖冬,為消費經濟再添一把火。這就是運動的魅力,這就是中國的生機。下面,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我與國家一起前行》,看看2023年我們的動感記憶,感受一個蓬勃向上的活力中國。

  又是一年冰雪季。全國各地的冰雪運動愛好者背上行囊,帶上裝備,感受運動的魅力。

  寒冬,冷卻不了對運動的熱愛。年齡,也阻擋不了對健康的追求。

  郭景芬:堅持澆冰20年帶動群眾愛上滑冰

  在吉林長春的南湖公園有一個露天滑冰場,它的創建者名叫郭景芬,今年73歲。一大早,郭景芬就來到冰場,和工人們一起澆冰。所謂『澆冰』,就是澆水成冰,覆蓋前一天冰刀劃出的痕跡。

  郭景芬(73歲):溫度低(澆冰)快走,溫度高(澆冰)慢點走,說有一定技術性好像有點玄乎似的,實際真就是那樣,經驗,就算是經驗。

  盡管郭景芬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但早些年,長春市的滑冰場地並不多,年輕時的她幾乎沒有上過冰場,直到退休以後,纔學起了滑冰。

  郭景芬:退休了,那更是我的天下了,我喜歡蹦極、滑翔傘。後來我就迷上了滑輪滑、滑冰,滑得快的時候就有一種飛的感覺,那心裡相當舒暢。

  郭景芬告訴記者,剛退休那會兒,她幾乎每天都約著朋友一起上冰,感受運動帶來的酣暢淋漓。漸漸地,她萌生出自己澆一塊冰場的想法。

  郭景芬:2002年乾的(冰場),21年了,原先我們小冰場很小,後來越做越大,後來體育局就支持了。

  如今在多方支持下,這塊冰場有將近10000平方米,還劃分出速滑、花樣滑冰和冰球等多個場地。

  吉林長春市冰球愛好者李森(78歲):(身體)那是相當好,我原先沒滑冰之前,我年年打吊瓶,我68歲頭一次上冰玩完了,什麼感冒、吃藥、打吊瓶,就結束了。

  吉林長春市滑冰愛好者孫曉蘭:這個大冰場,馳騁,這麼寬闊的視野,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食糧。

  看著附近的滑友們都願意來自己的冰場,郭景芬打心眼兒裡高興。更令她沒想到的是,今年還看到了許多南方人的新面孔。

  郭景芬:你就比如昨天吧,我們租了70雙鞋,能有50雙是南方人來,都是散客,一家一家的。

  臨近中午,冰場上的人越來越多,既有馳騁自如的速滑愛好者,也有第一次上冰的初學者,大家都找到了獨屬於自己的快樂。

  郭景芬:我們這裡有80多歲的,有4歲的,這就說明大家都喜歡滑冰運動,所以說我作為這個滑冰場的工作者,我也非常高興。

  生命在於運動,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退休後的郭景芬不僅自己上冰『飛舞』,還帶動周圍的群眾參與其中,讓滑冰成為大家新的生活方式。對滑冰的熱愛,支橕著郭景芬二十年如一日的早起澆冰,而對足球的熱愛,則令貴州榕江這個小縣城在2023年,火出了圈。

  楊亞江:讓全民共享最純粹的足球快樂

  這個興奮地衝上球場慶祝的人,叫楊亞江。他既是球員,也是球隊的啦啦隊隊長,同時還是『村超』的發起人之一。隨著7月的決賽結束,『村超』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受到了國內外的多方關注。11月,楊亞江帶著球隊來到香港,與香港明星足球隊踢了一場友誼賽。12月,『英超』派出的團隊也來到了榕江,為當地的足球教練授課。這些和外界溝通、學習的機會,讓老楊幸福不已。

  楊亞江:(我)覺得『村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然後火爆出圈,它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楊亞江告訴記者,榕江縣的足球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大家沒事兒就會聚在一起,踢上兩腳。2000年春節時,楊亞江和幾名球友一起舉辦了首屆鄉村足球賽,並且約定以後爭取年年辦。然而,堅持舉辦一場球賽可比想象中困難得多。由於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僅比賽時間這一點就難以協調。此外,鄉村經費短缺和沒有專業的足球場地,都曾是困擾楊亞江的難題。

  楊亞江:從那個時候,我們一直舉辦到2005年,後來因為又一場大洪水,把我們足球場全部衝垮衝爛了。

  所幸,楊亞江和球友們沒有放棄,多方想辦法,最終在2015年建起了新的標准化足球場。

  楊亞江:不管多忙,我們會擠出一些時間來踢球,因為只有踢球纔能夠給自己帶來一個健康的身體,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快樂。

  如今,『村超』火爆出圈,身兼數職的楊亞江變得更加忙碌,除了要組織比賽,他本身還是榕江縣車民小學的校長兼老師,經常會在體育課和孩子們一起踢球。

  車民小學幾乎每個班都有自己的足球隊,有幾名女同學因為天賦出眾,將遠赴西班牙交流學習。

  隨著榕江縣踢球的氛圍越來越濃,當地的運動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改善。

  榕江縣口寨村足球隊隊長楊東能:原來這裡有個籃球場,就在籃球場裡面踢球,(所以)很容易受傷。現在已經把地平好了,後面還會鋪草皮和安設圍欄就竣工了,群眾的參與度很高。

  從水泥地到綠茵場,從小范圍的自娛自樂到億萬人矚目的大型賽事。回望過去一年,楊亞江感覺,包括自己在內的榕江人都更有激情了。接下來,他和球友將以球會友,繼續促進民間交流。

  楊亞江:(2024年)將近60支足球隊可能要來參加這個『村超』,(所以)一月份、二月份,我們將做預選賽,其實我們舉行那麼多賽事,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能夠帶動大家全民健身、全民健康,(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社會合力全民參與體育運動

  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不僅有個人的熱情,還需要社會的合力參與。安徽合肥市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打造了一個綠軸公園,讓市民出門就有運動場所。

  滑板愛好者江浩:自從修建這個公園之後,我經常會帶著我的小伙伴在這邊交流學習。

  年輕人在公園裡追求刺激的同時,一旁的兒童游樂場則是小朋友的最愛。

  小朋友米蘇:我最喜歡到公園裡面爬東西。我還會跟我的好朋友一起。

  廣場舞愛好者牛文真:全民健身,我們中老年人也要跟上時代潮流,我們每天都會定時在這綠軸公園內跳舞。

  共享健康生活15分鍾健身圈逐漸普及

  如今,全國像綠軸公園這樣的『15分鍾』城市健身圈,越來越普及。在浙江杭州,當地充分利用城市『邊角料』,將廢棄的橋下空間打造成籃球公園,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的鍛煉場所;在廣西南寧的邕江河畔,200餘處運動場遍布其間,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設施齊全;江蘇2023年新增體育公園(廣場)60個,新建健身步道540公裡,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4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國體育場地超過400萬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超5億。『生命在於運動』從未如此深入人心,隨時隨地動起來,正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新選擇。

  【央視短評】動起來的中國神采飛揚

  體育運動,看起來很簡單,散散步、跑一跑、打打球,這些都是運動,只要想做,一般人都能做到。但是,要讓體育運動和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這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運動的時間有嗎?踢球的場地有嗎?健身的設施有嗎?每一個熱愛運動的人,每一次運動中的揮汗如雨,都是對這些問題最好的回答。我們還發現,如今我們面對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再也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心態,大家展現體育精神,盡情享受比賽過程,享受運動本身的快樂。體育不僅是體育,它的意義,小中見大,每一場體育盛會,都在向世界展示活力的中國;每一個躍動的身影,都映射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動起來的中國,熱氣騰騰、神采飛揚。

責任編輯: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