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2023 我們一起走過】開局之年 奮斗的中國破浪前行
2023-12-31 09:40:35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2023年,是充滿考驗和挑戰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圓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開局之年交出了一份沈甸甸、分量足的高質量發展『中國答卷』。

  2023年,中國人創新的腳步越走越遠。

  浩瀚太空中,我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探月和行星探測工程全面推進。萬米高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飛機C919完成首次商業飛行。在深海、在深地,建設者不斷刷新新的紀錄,向著更深處挺進。

  2023年,無數點滴奮斗匯聚成不斷向前的力量,映射出堅韌不拔、氣象萬千的活力中國。

  這一切來之不易。2023年,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受到衝擊。國內正處在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既有風高浪急,也有暗流洶湧。

  越是困難時,越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

  2023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主持召開多個重要會議,研究部署經濟工作,著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跨越大江南北,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深入考察調研。在四川,他強調,要深入推進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發展質量變革。在黑龍江,他強調,要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奮力開創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在上海,他強調,要聚焦建設『五個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廣西,他指出,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必須做好強產業的文章,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3年,國家出臺6方面20條具體政策舉措恢復和擴大消費、增發萬億國債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和提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與此同時,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新的布局正在加速。

  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走出這樣一條波浪式曲線。前低、中高、後穩,描繪出國民經濟回昇向好的態勢。圓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經濟總量預計超過126萬億元。

  增長背後,支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與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新的增長優勢不斷塑造,今天的中國經濟正在為未來更長遠的發展積蓄新的動能。

  2023年,我們在生產線上看到不一樣的中國制造。

  戴上3D眼鏡,如同置身於一艘液化天然氣船中。今天,傳統的船舶制造正在發生巨變,利用數字化工具,巨大的造船系統被拆解得清清楚楚。

  久久為功,不斷轉型昇級的制造業,在今年迎來沈甸甸的收獲。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15.3%。上半年,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主導產業產值合計超10萬億元。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總量全球佔比超過50%,以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突破8000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新質生產力正加快形成。

  2023年,我們綠色轉型的步伐在加快。

  全球海拔最高水光互補項目並網發電,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機組首次全開並網運行。就在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首次超過火電裝機。綠色,也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浙江安吉餘村,通過綠電交易,村民們開啟了100%全域綠電的生活。

  2023年,在爬坡過坎、奮力跋涉中,中國經濟向前突破,實現質的有效提昇和量的合理增長。艱難和挑戰,在奮進中轉化為對未來的堅定。

  回望2023年,歷經風雨的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這是今天的中國,也是面向未來的中國。

責任編輯: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