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應妮)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25日在官網發布了新批准的105款國產游戲版號。這是單次審批數量首次突破百款。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出版工作委員會(簡稱『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文稱,這是單次審批數量首次突破百款,所涵蓋的游戲企業范圍也更廣,有力展示了主管部門積極支持網絡游戲發展的鮮明態度。
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在文中列舉了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和游戲產業網的統計信息,2021年全年發放游戲版號748款,其中國產672款,進口76款;2022年全年發放游戲版號512款,其中國產468款,進口44款;2023年截至目前發放游戲版號1075款,其中國產977款,進口98款。三年的數據表明,版號政策的穩定性逐步增強,游戲市場回昇明顯。
近年來,中國游戲產業發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最新發布的《2023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029.64億元(人民幣,下同),首次突破3000億元關口,用戶規模再創新高,達到6.68億人。
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日前聯合發布的《超級數字場景源動力——游戲科技與創新應用研究》報告也指出,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超級數字場景作為游戲的本質屬性正在成為全球共識。通過更開放的場景連接,游戲科技正在越來越廣泛的社會生產領域釋放出巨大的數字生產力,創造出越來越大的社會價值。該報告顯示,2022年,游戲科技對於芯片、AI、雲計算、手機等下一代互聯網重要基礎設施的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18.65%、31.37%、51.08%、46.76%。對XR、自動駕駛、遠程醫療、工業設計服務等時代前沿產業的貢獻率分別為72.45%、57.19%、17.47%、29.47%。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郭全中教授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游戲是新科技場景與新的文化容器,2023年截至目前發放版號已達1075款,版號的穩定發放能夠有效提振游戲行業信心、繁榮行業生態,推動更多精品游戲作品產出。游戲與科技的有機融合越來越受到行業各界的重視,未來將更好地助力優秀文化的傳承。
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也指出,今年以來,版號的穩定核發、穩步增長讓廣大游戲企業吃了『定心丸』,如今游戲企業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市場探索、模式創新、自研創新和科技創新等方面,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伴隨著版號的『常態化+大力度』獲批節奏,游戲的精品化正日益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流趨勢。(完)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