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2月13日電 題:向『智』向『新』向『綠』——廣西加速推進經濟結構轉型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軍偉、覃星星、陳一帆
作為一家鋼鐵冶金企業,高能耗曾是困擾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發展的一大難題。通過產業昇級、技術改造,企業實現從建築用材到工業板材的高質量轉型發展,各項能耗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這是廣西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縮影。近年來,廣西深入實施工業強桂戰略和工業振興三年行動,推動傳統產業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一批『老樹發新芽』,同時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八桂大地茁壯成長。
聚焦『存量變革』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機械、汽車、有色金屬等是廣西傳統優勢產業,答好提質昇級這道『必答題』事關廣西經濟發展根基。
一張鋁板能做多薄?記者在廣西潤泰鋁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找到答案。高溫鋁水經鑄軋、冷軋、在線退火等生產環節後,技術人員根據客戶需求定制鋁板厚度,最薄的僅0.2毫米。
『這是我們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高速鑄軋機,通過在輕薄上發力,公司的鋁合金板帶箔產品廣泛應用於環保食品包裝、輕量化交通等領域。』公司負責人代永強說。
硅鋼、超低碳深衝用鋼、工程機械用鋼……在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不同系列鋼材產品的生產有條不紊。
2021年以來,廣西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提質昇級步伐,共有3000多家規上企業實施了技術改造,重點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昇32%、運營成本平均下降19%、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王永超介紹,廣西不鏽鋼年產量超550萬噸、位居全國前列,同時還是國內重要的工程機械、汽車、金屬新材料等生產基地以及全球重要的錳基新材料基地,冶金、有色金屬等傳統行業經過提質昇級,延伸出高端不鏽鋼、汽車板材等先進鋼鐵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用鋁、3C電子用鋁等高端鋁材產品。
推動『增量崛起』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廣西傳統產業佔比偏重,新質生產力培育事關新舊動能轉換成敗。
位於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的廣西卡迪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研發高速精密電磁計量閥的高新技術企業。『我們獲得了30餘項國家專利和2項國際專利,已實現全產業鏈多項核心技術突破。』公司副總經理韋利器說。
廣西湧現出一批高技術制造業『佼佼者』,在市場競爭大潮中,逐步成為細分市場的排頭兵企業。
廣西晶聯光電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制備出尺寸和致密度等關鍵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ITO靶材,並通過技術工藝的不斷改進,實現了國產化應用;柳州東方工程橡膠制品有限公司在LNG儲罐、核電領域基礎隔震產品上持續攻關,不斷拓展國內外市場。
預計到2023年底,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將從2020年的16%、6.6%和19.7%提高到20%、8%和21%。
王永超說,近年來,廣西先後出臺多項措施,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補鏈強鏈,推動形成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融通發展的局面。
2021年以來,廣西累計培育187家龍頭企業、30家鏈主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家、自治區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7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1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67家。
探索『變量突破』綠色轉型邁出新步伐
綠色轉型事關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廣西穩步推進生產方式變革,努力將綠色低碳這個『重要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廣西鋁資源豐富,電解鋁產能在全國佔據重要位置。廣西百色廣投銀海鋁業有限責任公司電解鋁車間內,生產熱火朝天。經過技術改造,公司一噸鋁水耗電量從過去的13650度降到13250度。
『別小看這400度電,公司電解鋁年產能20萬噸,一年下來可節約用電8000萬度。』公司生產運行部主任龍壽庭說。
被鍛造得火紅的鋼坯以每小時百公裡的速度從輥道線上『飛速』輸出,被送進水冷系統後,只需幾十秒,顏色就從火紅變為正常。連鑄機上火花四濺,生產設備24小時高速運轉,數字化控制中心精准把控,確保生產高質高效。
這是梧州臨港經濟區的金屬新材料基地精品高效鋼材生產項目。『各生產工序全面配備節能減排和循環利用設施,實現污水零排放、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固廢綜合利用率達100%,基本做到「吃乾榨淨」又「變廢為寶」。』項目總經理助理王新茹說。
廣西南國銅業有限責任公司創新銅冶煉工藝技術,實現生產廢水100%循環利用,並延伸出硫酸、白銀等副產業鏈;廣西太陽紙業有限公司采用先進技術實施綠色化改造,實現廢水零排放……越來越多企業向『綠』生長,打開發展新空間。
2021年以來,廣西重點行業加快節能降碳改造昇級,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水平年均降低15.9%。2022年廣西萬元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下降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