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理響中國】深刻把握文化賦能的思想偉力
2023-11-07 08:52:29 來源:黨建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深刻把握文化賦能的思想偉力

  王偉凱

  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的作用和價值無可替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載道,文化並非單一存在,其賦能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必須以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謀篇布局,正本清源,擘畫文化強國建設的藍圖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自信置於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重要論述,共同指向為賡續中華文脈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鑄魂的思想力量。要從歷史維度、現實維度和發展維度來把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的論述,把握『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的判斷,從而更好發揮文化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磅礡偉力。

  文化關乎國本和國運,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已成為全新歷史坐標下的光榮使命。實踐創新的推進,離不開理論創新的指引。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了認識論與方法論的高度統一,以深沈的文化自覺,揭示了契合融通的內在機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全面指引。

  文化賦能,思想掌舵。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氣象一新、格局一新,中華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迸發出生機和活力,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過程中,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圍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乾在實處、奮勇突破,以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進一步賡續歷史文脈、譜寫新的時代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民族復興離不開文化的支橕,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和思想引領,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區別於別的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標識,對整個社會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意義重大。為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充分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通過不斷提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與時俱進。應對新挑戰,抓住新機遇,迫切要求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面前,習近平文化思想就是我們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每一名中華兒女都應該勇於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只有這樣,纔能創造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以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來完成對人類文明的最大禮敬。

  (作者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