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愛滿重陽:濃濃敬老情 久久常相伴
2023-10-23 16:42:02 來源:人民網  作者:劉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我們迎來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這個文化底蘊深厚,賦予濃濃情思的佳節裡,人們賞菊游樂、心胸開闊,登高遠眺、思鄉懷遠。

  如今,重陽節還是我國法定的『老年節』,尊老、敬老、助老的新內涵,體現著傳統節日在新時代的繼承與發揚,表達著每位老人都能健康長壽的美好祝願。

  九九重陽習俗多登高賞菊插茱萸

  《易經》中以『九』稱『陽爻』,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又名『重九』。屈原有詩曰:『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早在《楚辭》中,『重陽』一詞就出現了。

  重陽節被正式定為節日,相傳是從唐代開始。《千金月令》中寫到:『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秋高氣爽的日子裡,與親朋好友相約郊外登山,乘秋風,望秋雁,看湛藍天空,賞黃葉遍野,實在愜意萬分。

  到了宋代,重陽節變成了大型賞菊『嘉年華』。《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載了品種繁多的各式菊花:『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者曰木香菊……無處無之。』繁花似錦的都城裡,百姓們賞菊、頌菊、飲菊花酒、登菊花臺,好不熱鬧。從廣為傳頌的詩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中,也可以看出菊花對於重陽節的重要意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從王維這篇寫滿了兄弟情深的名篇中,我們看到佩插茱萸也是重陽節流傳已久的民俗之一。茱萸香味濃,能驅蟲去濕、明目醒腦,人們往往采摘其枝葉,或佩帶於臂,或放置隨身香囊裡,以此闢邪求吉。

  民間還有著在重陽節吃重陽糕的傳統食俗。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吃糕』意為『登高』,寓意著步步高昇,父母還會將重陽糕擺至兒女額頭,祝願百事皆糕(高)。

  與春日的踏青相對,古人認為秋日的重陽是『辭青』。在這一天,我們與青綠告別,與秋色相遇,時光匆匆,步履不停,前程自有美好風景。

  尊老敬老是美德一聲問候送祝福

  《素問》有雲:『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民間也認為『九九』音諧『久久』,重陽便有了長長久久之意,寄托著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3年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規定每年重陽節為我國的『老年節』,倡導全社會參與尊老、愛老、助老,大力發展敬老、養老事業。

  下鄉義診、文藝演出、茶宴聚會……全國各地紛紛以不同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敬老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為,提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給老年人的生活增添活力與精彩。

  在江西省廣昌縣,一批老中醫專家開展了『義診送健康、情暖重陽節』送醫進鄉村活動,現場為老年人免費測量血壓、血糖,並進行中醫推拿、刮痧等特色療法;在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一場『九九重陽節銀齡展風采』趣味運動會在前不久剛剛舉行,套圈、投沙包、夾彈珠……老人們在歡聲笑語中一展身手,喜迎重陽;在安徽省太湖縣文化館,一場『九九重陽日濃濃敬老情』手工特色親子活動吸引了不少家庭的關注,孩子們動手制作了『我心中的爺爺奶奶』樣式的卡通紙杯,將做好的手工作為重陽節禮物送給長輩。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時代在發展,愛老敬老的優秀傳統美德則需要代代相傳。無論是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需要多抽點時間回家看看,將尊老敬老變成一種習慣和自覺,讓老年人享受到真正的陪伴。

  最美夕陽紅,歲歲皆平安。值此重陽佳節,祝所願所愛長長久久,溫暖相伴如意安康。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網絡中國節·重陽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