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0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10月23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農歷九月初九緣何是重陽?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數字密碼』?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數字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重視數字含義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人造字以紀數,起於一,極於九』,而且在古老的陰陽觀念中,偶數代表陰,奇數代表陽,『九』是奇數中最大的陽數。在《周易》中就有『以陽爻為九』之說。
農歷九月初九這一天,月、日皆逢九,兩個最大的陽數重疊一起,故曰『重陽』,也叫『重九』,且『九』『久』諧音。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裡說,『重九』系因『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將『九』視為『天長日久』的象征。
據漢代劉歆所著《西京雜記》記載,當年的九月九日已有『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的習俗,秋菊傲霜,用以浸酒,可『輔體延年』。加之『久』『酒』亦為諧音,重陽飲菊花酒遂流傳至今。後又興起登高習俗,目的也是祈福添壽。
作為陽數之極,『九』又被稱『極陽』或『老陽』,這就與老人聯系起來。『九九』與『久久』諧音,寓意老人健康長壽。
很多人喜歡十全十美,『十』代表『滿』。『我們的前人非常注重把握事物的「度」,「滿招損,謙受益」「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而「九」恰好是在上昇趨勢中的極點,是有限之極,可永存而不衰。』羅澍偉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順理成章地把重陽節同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結合起來,並賦予了重陽節新的內涵。
為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康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的尊老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今年10月23日是我國第十一個法定老年節。
羅澍偉表示,同重陽節一樣,我國很多傳統節日均為『重日』,如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等,古人曾賦予這些『重日』許多故事和內涵,某種意義上也是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的『數字密碼』。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