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題:共繪未來:『綠色絲路』讓世界共享中國綠色發展成果
新華社記者
一年中,烏茲別克斯坦有300多天都是晴天。陽光照耀下,一塊塊光伏面板在這片中亞大地熠熠生輝。這幅美好場景讓杜爾別克·奧塔約諾夫發自內心地感到喜悅。
『烏茲別克斯坦有超過800萬戶家庭可以在自家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甚至不少政府機關大樓也裝上了光伏組件。』他說,相信在中國的幫助下,家鄉的綠色轉型一定能夠實現。
杜爾別克·奧塔約諾夫的信心來自一支支往來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鋼鐵駝隊』。不久前,中歐班列(西安—塔什乾)陝烏經貿合作隆基綠能光伏組件出口專列首發,裝載其上的50個集裝箱光伏組件用於烏茲別克斯坦建設規模為1吉瓦的光伏項目。項目落地後,可提供24億度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240萬噸。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推動提昇『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水平。
日前在京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宣布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促進綠色發展』赫然在列,為下一個10年更好推動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指引方向。
圍繞綠色發展,中方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繼續舉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建設光伏產業對話交流機制和綠色低碳專家網絡等。
中國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在能源結構加速綠色轉型過程中,一批批技術創新成果為中國,也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在阿聯酋阿布紮比,中企總承包的太陽能電站幫助當地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40萬噸;在肯尼亞,中企承建的東非最大光伏電站加裡薩光伏電站有效緩解當地用電緊張,持續提供清潔電力……中國積極推動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一批綠色能源技術、產品、經驗『走出去』,一座座水電站、風電站、光伏電站從無到有,越來越多共建國家的綠色低碳發展夢想被照亮。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文章認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預計佔全球總發電量的一半,中國將處於領先地位。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進行清潔能源合作與投資,將有力推動全球清潔能源行業發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來自綠色絲綢之路的投資可以加快全世界可持續發展和氣候適應性發展進程,保障各國人民生產生活。『綠色絲綢之路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走出過去的死胡同,走上一條造福人類和地球的新路。』
今年的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從整車企業到上下游供應商,中國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企業集中參展,引人關注。
交通領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中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10年前,中歐班列長安號出口的貨物以「大長笨」的機械設備為主,如今則是以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品為主。』工作多年,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親眼見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亞歐國家的走俏。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僅今年1月至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已達72.7萬輛,同比增長1.1倍。
安永大中華區能源與基礎設施諮詢主管合伙人朱亞明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已從出口大國邁向研、產、供、銷全面布局,發展趨勢從整車、零件組裝轉變為體系化的出海模式。
『通過「一帶一路」平臺,中國在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成功經驗等將進一步幫助共建國家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胡必亮認為,這將為保護地球家園、建設可持續未來作出重要貢獻。
從加強綠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加強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產業等領域的合作,10年來,中國的綠色畫筆在絲路畫卷上留下勃勃生機。
本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達成3項成果:『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北京倡議、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中亞區域綠色科技發展行動計劃。
中國將繼續同共建國家一道,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拉美開發銀行高級執行官馬塞洛·多斯桑托斯與會期間表示,綠色發展是各國未來生產轉型的引擎,在此過程中,共建『一帶一路』將發揮重要作用,幫助其他國家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2024年,比亞迪泰國乘用車生產基地預計將正式投產,年產能約15萬輛,並輻射周邊東盟國家。人們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的綠色項目將出現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一幅可持續發展畫卷正徐徐鋪展。(記者齊菲、曹佩弦、張文靜、雷肖霄、羅鑫、陳雨崢、肖逸晨)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