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豆瑞華):『走遍萬水千山,還是比不上我們回家時駛上彩虹橋的那一份心安。』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的生態城有一道不會消逝的『彩虹』,它連接南北交通,也連接著過去與未來,它就是『彩虹大橋』。彩虹橋全長1215米,1998年建成通車,是濱海新區南北通行的一條大動脈。該橋型既具有拱橋的較大跨越能力,也兼具簡支梁橋對地基及溫度變化的強大適應能力,在沿海軟基、平原地區具有較強優勢。
彩虹橋是城市變遷的見證者。2008年,在中新天津生態城開發建設之初,彩虹橋就矗立在那裡。15年來,經過各方不懈努力,昔日的鹽鹼荒灘上崛起了一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態智慧新城。區面積達到22平方公裡,綠化面積達到1100萬平方米,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成為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首個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

(2008年的彩虹橋主辦方供圖)

(2023年的彩虹橋主辦方供圖)
生態城智慧社區讓居民『橋』見幸福。今年68歲的李女士,從東北來到女兒的家中已有半年,『我姑娘覺著我擱東北一個人孤單,就給我接過來。剛來誰也不認識誰,現在都認識了』。每天下午,李女士都會來社區智能健身器材處鍛煉。鍛煉結束後,健身器材的電子屏幕上會顯示運動信息以及一些健康數據。此外,央視網記者還注意到,智慧社區的每個小區都配備有生態城三級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的終端『健康e站』。居民掃描身份證和社保卡後,就可以測量血壓、身高和體重,還可做健康評估,最後所有的數據都會形成檔案。生態城的居民都會簽署一個家庭醫生,可以進行遠程問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