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鄉村行·看振興|浙江嘉善:『水韻嘉善』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3-10-12 08:32:10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杭州10月11日電 題:浙江嘉善:『水韻嘉善』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新華社記者俞菀、唐弢

  『螢火蟲回來了!』每年夏天,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天黑以後許多人沿著小橋流水、窄巷石路尋找到了螢火蟲的身影。作為一種環境指示生物,螢火蟲如同生態環境的『晴雨表』,隨著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嘉善的夜晚再現如夢如幻的螢火之光。

  螢火蟲飛舞在嘉善縣魏塘街道長秀村。(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嘉善以『治水』為龍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還水於民、還岸於民,構建了『綠水繞城』『綠水繞村』的美景,生態優勢得到鞏固提昇和加速轉化,宜居宜業宜人的水美鄉村初具規模,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生動示范。

  在嘉善縣姚莊經濟開發區,一張充滿智慧的雨污管網在地下『織就』,依托智慧監管平臺,一旦地下管網運行出現異常,電腦就會發出『警報』,工作人員便能直擊問題源頭並予以修復。推進工業園區雨污管網改造,進一步暢通『毛細血管』,是嘉善加速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嘉善不斷強化涉水基礎設施建設,提昇污水處理能力和尾水排放的標准,並啟動全域『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形成了一張全域化、全覆蓋的污水收集、雨污分流、污水處理管網,實現污水應納盡納、雨污應分盡分,有效提昇水環境質量。

  嘉善縣姚莊鎮橫港村一景。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對於嘉善而言,水環境治理只是邁出的第一步,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的『三水統籌』和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纔是更長遠的目標。

  水下有森林,兩岸有綠屏,沿著嘉善境內的盛家灣,寬約30米的生態緩衝帶上分布著層層綠植,錯落有致。水下,沈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長成一片片『水下森林』,郁郁蔥蔥。『這些植被不僅有「顏值」,還非常「能乾」,能夠淨化污染物。』嘉善縣姚莊鎮副鎮長鄭加明說。

  作為國控斷面俞匯塘的一條支流,盛家灣曾長期存在水質不穩定、透明度差等問題。為了改善河道水質,當地依托原有的生產、生活空間進行規劃布局,通過打造由高標准有機農田、強化型生態植草溝、濱水地被植物緩衝帶組成的三級截流過濾系統,實現氮、磷的重復利用,削減進入下游的污染物總量。

  自2021年起,嘉善以東部水生態修復為試點,實施水生態修復和『碧水繞善』建設,短短兩年時間累計種植200餘萬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岸邊生態濕地、生態緩衝帶長度超過15公裡。

  『我們不僅要聚焦「水裡的問題」,更著眼於系統性解決「岸上的問題」,通過岸線整治、緩衝帶生態修復、「水下森林」生態修復系統構建,重現江南水鄉原生態水系景觀與風貌。』嘉善縣生態文明辦專職常務副主任於洋說。

  嘉善積極開展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河水清了,環境美了,生態的紅利也開始顯現。以水系綜合整治為基礎,嘉善做起特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文章,重點推進水岸鄉村風貌景區及其周邊區域發展,不斷推動文旅企業旅游項目投入和新農旅項目落地生根,進一步激發農村活力。

  依托沈香蕩優美的自然風光,姚莊鎮將百畝橘園、清風園、沈香蕩串聯成一體,形成美麗鄉村精品示范點。專業運營團隊在此基礎上,建設了江小橘樂園,形成研學教育、田園鄉創、親子度假、民俗節慶等多種衍生體驗產品的江小橘藝術村。

  『借助農旅東風,我們動員村民將家裡閑置的房間騰出來創造效益。』當地村乾部說,通過資源集聚、收益共享,姚莊鎮沈香村村民每年能有三四萬元的租金收入。而隨著江小橘IP進一步深化建設,江小橘樂園員工、沈香電商供銷、農產品深加工、橘園管家、綠化養護等越來越多的『家門口』就業崗位也等待著村民們的加入。

  綠色發展的理念力透紙背,水鄉綠韻的故事,正在嘉善這片澎湃著無限創新活力的土地上精彩演繹。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