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浙江民營經濟發展動力不斷積蓄(經濟聚焦)
2023-08-07 08:5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中文 劉軍國 竇 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浙江民營經濟發展動力不斷積蓄(經濟聚焦)

  今年上半年,新設民營企業25.6萬戶,同比增長12.2%

  寧波舟山港北侖港區,巨輪停滿泊位,橋吊與集裝箱卡車忙碌穿梭;義烏國際商貿城中,店鋪之間人來人往,前來采購的外來客商絡繹不絕;各地夜市人頭攢動,攤位上的產品琳琅滿目……眼下的之江大地,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地區生產總值387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50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5800億元,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21867億元,增長8.4%……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背後,折射出浙江經濟發展勢頭穩中向好,發展動力不斷積蓄。

  民營經濟活力增強

  『3年前,正是紹興柯橋區政府一筆2000萬元的扶持資金,讓我們在這裡站穩了腳跟,如今市場越做越大。』聊到這幾年的發展,浙江材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配說,『政府的貼心服務就是企業發展的堅強保障。』

  浙江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積極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湖州吳興區三一裝載機智能制造基地內,一款純電動的伸縮臂履帶起重機從總裝車間下線。依托這款技術領先的純電動伸縮臂履帶起重機,基地獲得了來自荷蘭等國的許多訂單。

  『產品研發生產,人纔很關鍵。』浙江三一裝備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盛旭東說,當地政府通過舉行全球產業人纔精准對接會等活動,為企業精准推送了數十名高層次研發人纔。不僅如此,新投資裝載機產業園實現『拿地即開工』,流程上減少44天,為企業節約了成本。

  從《浙江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條例》《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相繼出臺實施,到各級政府搭建全周期服務體系,浙江多措並舉增強經營主體活力。今年上半年,浙江新設民營企業25.6萬戶、個體工商戶64.9萬戶,同比分別增長12.2%、14.6%。

  政府大力扶持,企業苦練內功,增強了浙江民營經濟的活力。面對市場變化,通過線上通線下闖、買全球賣全球,浙江民營企業總能迅速作出快速調整,持續增強自身競爭力,不斷為浙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數字經濟勢頭強勁

  走進臺州黃岩區的世玩欣玩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木制品玩具自動化生產線上,板材下料、衝壓、絲印、包裝等一系列操作均可通過智能系統『一鍵智控』;生產線外,自動物流車隨時等待指令安排運送原料、搬運成品……

  這是浙江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縮影。2022年,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6.3%,佔GDP比重達11.6%。今年,浙江制定『產業大腦+未來工廠』賦能、數字關鍵核心技術提昇等八大攻堅行動方案。上半年,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5%。

  在杭州餘杭區未來科技城的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展廳中,一名佩戴了智能仿生手的殘疾人,利用腦機接口技術,正在紙上書寫毛筆字。借助這項『黑科技』,殘障人士有了新體驗。

  在餘杭區未來科技城,數字經濟企業正加速集聚。從生產線上的智能機器人,到應用於智能制造的深度視覺系統,再到人機智慧交互設備,錨定人工智能新賽道,未來科技城已初步構建起高端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湧現。今年上半年,餘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952.2億元,佔GDP比重達65.4%。

  『浙江數字經濟「高開穩走」的同時,也依托各項先進技術提供普惠化服務,給共同富裕帶來更多助力。』浙江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教授包海波說。從數字政務一鍵速辦,到智慧醫療遠程問診,再到直播業態深入田間地頭……之江大地,數字技術持續點亮生活。

  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夏日炎炎,紹興上虞區臥龍智慧新能源裝備產業化項目的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總部大樓和人纔公寓拔地而起,新能源轉換與控制裝置項目廠房正在進行最後的安裝調試。作為總投資60億元的重大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150億元。

  自2016年以來,浙江開展了15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總投資11.6萬億元。今年以來,浙江啟動『千項萬億』工程,圍繞先進制造業基地、科技創新強基、交通強省等領域,每年滾動謀劃推進1000個以上省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萬億元以上。

  眼下,各地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數據顯示,上半年,浙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0%,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7.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0%。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重中之重。浙江『千項萬億』工程中,交通強省工程共有291個項目,計劃投資超2萬億元。

  在金華義烏市香山嶺隧道出口施工現場,杭溫高鐵正式開始全線鋪軌;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多層結構+智能化』國際貨站建成開通運行;寧波舟山港六橫公路大橋,一期項目梅山水道橋梅山側索塔順利封頂,項目進入完工倒計時……

  為順利實施『千項萬億』工程,浙江計劃5年內每年提供各類融資支持5000億元以上,對項目在土地、資金、環境容量等方面的需求給予充分保障。此外,浙江還安排山區海島縣項目148個,實現縣縣全覆蓋。

  『重大項目建設對有效投資可持續增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著關鍵作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已經成為浙江省擴投資、優結構、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葉建亮說。

  出口結構優化昇級

  寧波梅山綜保區,中信港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堆場內,一批新能源汽車等待駛入集裝箱,即將出口海外。

  上半年,浙江實現進出口2.36萬億元,增長4.7%。其中,光伏、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新三樣』表現突出,出口額分別增長22.9%、105.5%和71.8%。

  在義烏光源科技小鎮,天合光能(義烏)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線馬力全開。倉庫裡一塊塊光伏板正在打包出貨,准備銷往歐洲。依托光伏產業集群,義烏國際商貿城開設新能源產品市場,不少境外客商前來采購。

  『從義烏始發的「義新歐」中歐班列,以前運的是小商品、五金電器、機械設備,現在,汽車配件、光伏產品、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班列運營方義烏市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運營副總裁葉秋然說。

  浙江各級政府也多措並舉,全方位支持外貿企業發展。此前浙江印發《全力拓市場增訂單穩外貿若乾措施》,為拓市場、增訂單、穩外貿專門出臺了33條舉措,明確提出要加大對訂單充足的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等外貿企業及產業鏈『鏈主』型企業要素保障力度。去年底,浙江商務部門推出『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截至7月中旬,浙江已組織1360個團組、超1萬家企業赴境外開展商務活動,達成意向訂單超1130億元。

  『浙江的外貿出口從過去的服裝、家具、家電為主,到現在「新三樣」勢頭強勁,這一發展趨勢不僅是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的映射,也是浙江經濟活力持續增強的體現。』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陳志成說。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