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空特別策劃《咱村開賽啦》,今天我們要去甘肅看一看,甘肅省酒泉市肅北縣,地處河西走廊西端北部。這裡雪山綿延,戈壁縱橫,草原濕地相互依偎。作為蒙古族自治縣,當地老百姓夏天的一大樂事就是賽馬。最近,金溝村村支書巴力根桑又在忙著張羅賽馬比賽。
這幾天,巴力根桑開著車,一直在山裡的公路上、草地上跑著。全村65戶人,住得特別分散,鄰居間近的有七八公裡,遠的有四五十公裡,一有緊急事,聯系不上就得開車當面通知。
金溝村村支部書記巴力根桑:電話打不通就是發微信,微信和電話打不通,就是去挨個兒通知。

巴力根桑的緊急事兒,就是計劃在七月中旬舉辦一次賽馬會。在牧區,三四月份是產羔接羔的季節,五六月份又開始了抓絨剪毛,七月份,夏季牧場轉場結束,剛好可以消停一會兒。
乾部們一合計,就把這個月的賽馬會定在7月14日,邀請村民參加的任務,就落在了金溝村書記巴力根桑身上,除了擴大參與面以外,競技性也很重要,往年賽馬的種子選手,巴力根桑利用晚上的時間,也抓緊邀請一下。
雖然家家戶戶養馬,但是金溝村的村民家裡卻很少能看到馬匹。馬兒們平時都是散養到深山裡,村民們有需要的時候纔會去把他們找回來。自從接到賽馬比賽的通知,這幾天,在金溝村的草場上,隨處可見騎著馬、開著車、駕著摩托車找馬的村民。這裡的牧場動輒數千畝,找馬不是一件容易事。村民色爾格林的家離這次的賽馬場只有5公裡,但馬群卻不知道溜達到哪去了,全家人找了一天,最終,在離家20公裡外的深山裡找到了馬群。

除了這次的參賽馬匹外,他還給兩個女兒套了兩匹小馬駒,讓女兒提早就適應馬背的生活。
巴力根桑也沒閑著,一方面,他要張羅現場布置,因為山裡面的雨說下就下,他把家裡的簡易蒙古包也拿了出來,以防萬一。近年來體重增加,無法賽馬,但是由於熱愛,他也把自己的馬群從山裡趕回來,選出三匹參賽馬匹,提供給朋友親戚,代他去參加比賽。
金溝村村支部書記巴力根桑:像我們這邊小型的賽馬會經常搞,現在已經常態化了,大家都喜歡賽馬這項運動,馬要是拿了名次,誰都喜歡這個馬。
時間到了參賽前最後一晚,種子選手剛巴特爾,和妻子一起把民族服裝早早放在行李箱裡,哪怕是村級的比賽,該有的儀式感還是要有,明天要上賽場的馬匹,也抓緊補充一下草料,梳一梳馬鬃,讓賽馬更精神一些。
金溝村村民剛巴特爾:早早起來喂一頓料,完了5個小時以後再加一點料,再過5個小時馬稍微吃點草,反正是每個人的喂法都不一樣,按照自己的習慣,按照自己馬匹的料口來定。這個走馬,馬掌也很關鍵的,一個月左右得換個馬掌,修一下,就跟人的指甲一樣。
特色旅游助增收村民更愛賽馬會
找馬套馬,給馬補充營養,賽馬比賽臨近,家家戶戶都在為參賽做准備。以前當地的牧民放馬養羊,收入單一。近些年,當地想了很多新辦法幫助老百姓增收。他們開發奶制品的深加工,提高農牧產品附加值。此外,還依托放牧業,開展特色旅游,吸引游客來體驗放牧。村民們在放牧之餘,開起了農家樂,陸陸續續又有幾十個年輕人回到了村裡。村裡熱鬧了,大家的收入高了,對賽馬比賽的積極性也愈發高漲。
7月14日,比賽的正日子到了,一大早,參賽的牧民或者拉著馬,或者騎著,前往比賽場地,路過鄰居家,巴力根桑還一並把這次的獎品——三只小羊羔裝在了車上。
賽馬場設置在巴力根桑自家的一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的牧場上。到了場地,村民忙著一起搭建蒙古包,設置起點和終點。好長時間沒見過面的鄰居好友,也趁這個機會聊聊收入和計劃。開賽在即,突然出現一位臨時申請參賽的選手。他叫松布爾,一直在酒泉市區上班,頭一天晚上纔得知有賽馬的消息。松布爾從小在村裡的牧場上長大,非常熱愛賽馬,他當即決定回村參賽,凌晨五點出發,開賽前趕到了比賽現場。
這次村裡的賽馬會,共分為走馬、奔馬兩個項目,一共有22匹馬、18名選手參加。
走馬項目是針對蒙古馬特有的一種比賽形式,蒙古馬個頭並不高大,但四肢粗壯,耐力較好,能夠適應當地嚴酷的環境。走馬不是單純比拼馬的速度,更要觀賞馬的獨特步伐。

奔馬項目的比賽是最熱鬧的,不管馬匹年齡大小,比的就是誰先衝過終點,為了提昇速度,有的選手會將馬鐙都卸下,減輕重量,三只羊的獎品也是給這個項目准備的。
經過幾輪的較量,臨時參賽的松布爾以微弱的優勢,率先衝過終點,贏得了冠軍,也如願以償地抱起了體型最大的那只小羊羔。
金溝村村民松布爾:想過,就第一,我不是在賽前給你說了嘛,就拿第一,如願以償,盡力而為。
金溝村村民松布爾:我生下來就喜歡馬,就這種感覺,就是我父母給我的零花錢,在大學的時候,比如說一個月給2000塊錢,我可能1500元就會去買馬具,當時不是在大城市,也沒有馬,就把它擺到我的床頭上,就看。
帶著兩個女兒參賽的色爾格林,這次由於臨時換了馬匹,只得了第三名。但帶著女兒來感受賽馬文化,感受拼搏的精神,他的目的也達到了。
金溝村村民色爾格林:以後還得爭取,今年不行就明年,再說今年的馬兒小,剛開始馴,明年慢慢就可以了。
色爾格林大女兒阿力孟:騎馬嘛,也不能跑太快,因為太快要摔倒的,所以我就說,得第幾都可以,只要參與就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金溝村村支部書記巴力根桑:我們這邊的小孩都熱愛這項運動了,今天也看到了,小孩們把自己的小馬拉過來騎一騎,玩一玩,很好了,現在都熱愛這項運動了。過幾年他們就是賽馬場的騎手了,他們也能參與賽馬會這項運動了。
賽馬比賽結束了,參賽和觀賽的村民們還沈浸在興奮之中,他們探討著養馬、賽馬的經驗,也探討著未來的發展。他們盤算著修建標准賽馬場、蒙古包體驗區、擠馬奶體驗區,為發展文化旅游再添一把火。目前,當地和鄰近的玉門老市區的道路正在抓緊建設,修通後,就可以和河西走廊大通道串聯起來,吸引更多游客。
咱村開賽啦:這裡有鄉村振興該有的模樣
無論是貴州榕江的『村超』、山東淄博小村莊裡的乒乓球;還是海南文昌的鄉鎮排球賽、甘肅肅北的草原賽馬會,我們都能感受到各地村民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時那股純粹的快樂。中國鄉村體育賽事的蓬勃發展,歸根結底是因為『生活好起來了,精神需求更高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些貼地氣、聚人氣的體育賽事,凝聚起中國鄉村的精氣神,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讓我們看到鄉村振興該有的模樣,這正是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生動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