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超低排放改造成效顯著 鋼鐵業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2023-07-13 08:35:3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截至2023年6月30日,270餘家鋼鐵企業約7.6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鋼鐵業超低排放改造累計投資逾2000億元。全行業已有31家長流程企業與5家短流程企業成功創建了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A級企業。

  『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需要紮紮實實地持續推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近日表示,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之路一定能夠越走越好。

  超低排放改造成效顯著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鋼鐵行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重任在肩。

  從大氣污染物排放現狀來看,2020年我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氮氧化物、顆粒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全國工業源中的對應佔比分別為22.3%、12.1%、16.4%。

  從碳排放現狀來看,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佔全國總量的15%左右,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

  從能源消耗現狀來看,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能效水平持續提高,噸鋼綜合能耗逐年下降,主要生產工序能耗逐漸降低,正在全面促進節能降碳。

  近日,以『極致能效、減污降碳』為主題的2023(第十四屆)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論壇在北京舉辦。『鋼鐵業的任務是轉型昇級,綠色低碳是轉型的方向,但綠色低碳不是行業的某一項重要工作,而是覆蓋全領域、貫穿全過程的系統工程。』何文波強調。

  當前,鋼鐵業正在實施的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改造、極致能效三大改造工程均體現了綠色低碳主題。產能置換是在優化鋼鐵全產業的空間布局和流程布局,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實現鋼鐵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而超低排放、極致能效本身就是針對綠色低碳的目標。

  鋼鐵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具有生產流程長、排污節點眾多、排放工況差異大、污染因子種類多等特征。我國鋼鐵行業通過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實施差異化環保管控和精細化環保管理,大氣治理成效顯著。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國270餘家企業約7.6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62家鋼鐵企業3.14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並公示;25家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並公示。我國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已基本低於國際先進鋼鐵企業。

  『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為鋼鐵行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有效助力。』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劉炳江以數據說話:相較沒達到超低排放的鋼企,達到超低排放的鋼企利潤率高出至少1個百分點。

  總結前10年鋼鐵行業綠色高質量轉型的經驗,可以歸納為『扶優汰劣』四個字,這個政策將會持續下去。劉炳江說,目前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變相新增產能風險仍然存在,結構性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而且供需平衡矛盾突出,企業之間綠色發展水平分化加劇。我國鋼鐵行業減污降碳、綠色高質量轉型任務依然艱巨。全行業應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動鋼鐵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要著力做到四個『強化』:強化改革攻堅成果,持續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強化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決心,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強化企業規范化運營管理;強化減污降碳共性技術示范應用。

  著力實現極致能效

  全流程能源效率提昇是鋼鐵行業目前減碳的優先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丁志軍表示,工信部高度重視鋼鐵等重點行業的節能與綠色低碳轉型,始終堅持節能優先,把節能提效作為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降碳舉措,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的《關於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乾意見》提出: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鋼鐵等重點行業和數據中心達到標杆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目前,鋼鐵業各主體工序達到能效標杆值的比例,距「2025年能效達到標杆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的政策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指出,2022年,由於鋼鐵需求下降、整體產能利用率有所降低,噸鋼綜合能耗同比略有增長。而從現階段看,我國鋼鐵行業能源消費總量大,能源消費結構偏煤,面臨的能源轉型壓力比其他行業更大。

  2022年年底,鋼鐵行業『能效標杆三年行動方案』正式啟動,極致能效工程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中鋼協開展的『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杆示范廠』培育工作,將力爭實現2023年0.8億噸至1.0億噸、2024年1.5億噸至2.0億噸、2025年2.0億噸至3.0億噸鋼鐵產能達到能效標杆的水平。

  首鋼股份遷鋼公司、京唐公司等21家鋼企首批入選『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杆示范廠』培育企業。『我們把構建極致能效運行體系作為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性抓手。』首鋼股份總經理劉建輝表示,今年6月25日,首鋼股份極致能效提昇項目啟動會舉辦,與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合作,將圍繞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系統節能四個方向,形成《能效標杆培育行動方案》和《能效提昇三年行動計劃》,力爭把首鋼股份公司打造成為國內第一批全流程能效標杆示范企業。

  丁志軍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落實《工業能效提昇行動計劃》,在鋼鐵行業節能和能效提昇方面,著重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以先進節能技術推廣應用為抓手,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目錄,推進技術節能;二是以加強能效對標達標為關鍵,持續開展能效『領跑者』企業和綠色工廠建設,推進管理節能;三是以用能清潔低碳轉型為導向,加快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提昇工業用能電氣化水平,推動結構節能。

  積極穩妥推進『雙碳』

  鋼鐵業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點領域和責任主體。受能源資源稟賦影響,我國鋼鐵業能源結構高碳化,而且具有產量大、企業數量多、碳排放機理復雜等特征。根據行業總體判斷,我國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先後要經歷達峰、降碳、脫碳、中和四個階段。

  河鋼集團勇做『弄潮兒』,推動能源結構變革。今年5月,全球首例120萬噸焦爐煤氣零重整『氫冶金示范工程』項目一期在河鋼張宣科技實現穩定生產,各項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工程首次采用以焦爐煤氣為還原氣體的高壓豎爐零重整氫冶金技術,工藝氣體中氫碳比高達8?1以上。與同等規模的『高爐—轉爐』長流程生產相比,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80萬噸,減排比例達70%。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此給予高度評價:這是氫冶金核心關鍵技術創新的重大突破,是中國鋼鐵史乃至世界鋼鐵史上由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轉變的重要裡程碑,引領鋼鐵行業邁入『以氫代煤』冶煉『綠鋼』的時代。

  據河鋼集團副總經理李毅仁介紹,河鋼集團氫冶金將不斷走深走實,項目二期通過發揮張家口風電及光伏制氫優勢,將開發60萬噸綠氫氫冶金項目,實現全流程的低碳綠色鋼鐵制造。河鋼集團將在唐山建設年產2×130萬噸的氫冶金項目,到『十四五』時期末將形成年產380萬噸的清潔煉鋼原料的氫冶金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大多數鋼鐵企業仍處於低碳發展初級階段。不同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不同,其降碳空間和碳減排成本也存在較大差距。

  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處處長熊哲表示,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需要各行各業、方方面面付出艱苦努力。希望廣大鋼鐵企業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時代潮流,把自身發展與國家『雙碳』戰略決策密切結合,切實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履行好社會責任,在實現『雙碳』目標中實現新的發展,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周雷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