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我國成功發射『澳門科學一號』衛星
2023-05-22 09:25:35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1日16時0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制的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

  該衛星作為國際首顆低緯度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衛星,國內地球磁場探測精度最高的衛星,將顯著提高我國空間磁測技術水平。該項目由國家航天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開展,探測數據由雙方共享,開闢了內地同澳門在航天等創新科技領域開展合作的新路徑,拓展了以內地為基礎、澳門為窗口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廣泛合作交流的新空間,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和航天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采用『A星+B星』聯合觀測模式, A星搭載高精度矢量磁強計、標量磁強計等載荷,主要用於地球磁場探測;B星搭載高能粒子探測計、太陽X射線儀等載荷,主要用於獲取太陽輻射、高能粒子等服務於地磁探測的空間環境數據。衛星發射入軌後,可與歐洲Swarm衛星、『張衡一號』衛星形成良好的互補觀測,實現測量與研究地球低緯度的磁場與空間環境變化,監測南大西洋地磁異常區磁場時空變化等一系列重要科學目標,為人類長期研究地磁場的演變提供寶貴的觀測數據,進一步推進我國在岩石圈磁場、地磁場起源、空間天氣預報、地磁導航、航天器空間運行安全等領域的研究進程,實現我國在衛星高精度測場探測與多參量聯合觀測技術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鼓勵科學數據的開放共享和應用,將通過相關數據政策,促進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開展廣泛合作,產出更多科學研究成果,加強人纔聯合培養和交流;未來還會持續推動航天科學研究與澳門青少年航天科普知識教育工作。

  本次發射還搭載了武漢大學珞珈二號01衛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74次發射。

  (總臺央視記者崔霞 李寧 陶嘉樹 楊弘楊 國家航天局)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