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團結奮進,創造新的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23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2023-03-13 10:0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題:團結奮進,創造新的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23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釵、林暉

  乘著浩蕩東風,踏上新的征程。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在億萬中國人民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前行之時,出席2023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肩負人民重托,齊聚首都北京,共商國家大計。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陳益宸攝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看望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同大家傾心交流、深入討論、擘畫未來,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

  把握首要任務:『沒有高質量發展,就談不上社會主義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全國人民的實際行動,2023年全國兩會承載歷史重任、備受各界矚目。

  3月5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開啟。

  聚光燈前,來自徐工集團的單增海代表,就如何提昇中國制造硬實力回答了新華社記者提問。

  『電影《流浪地球2》中「宇宙級」的施工,國產工程機械成了「特殊演員」。近30年投身這個行當,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創新就要摒棄幻想,靠自己!』面對鏡頭,單增海充滿自信。

  單增海沒想到,這一幕通過電視直播,被習近平總書記關注到了。

  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當天下午,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總書記來到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

  坐在總書記對面的單增海剛一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就認出了他:『你今天在代表通道接受記者采訪了吧?』

  『是的。』

  『我看到了。』總書記笑著說。

  這是單增海第二次近距離同總書記交流。上一次還是2017年12月12日——黨的十九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國內考察,第一站就來到了單增海工作的徐工集團。

  單增海清晰記得,那天,總書記饒有興致地登上一臺全地面輪式起重機,詢問技術細節和操作流程,叮囑大家『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

  再次見到總書記,單增海迫不及待報告好消息:『您當時乘坐的全地面輪式起重機,關鍵指標已達到全球第一,國產化率由原來的71%提昇到100%。』

  『起重機裡面的芯片,是國產的嗎?』總書記問。

  『全是國產的。』

  單增海進一步介紹,近年來徐工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創新驅動,加大科研投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卡塔爾世界杯場館等『超級工程』出現了越來越多徐工裝備的身影。

  『你們的工程機械是做出來了,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總書記點點頭,『從全世界來看,我們現在的制造業門類品種是最齊全的。同時,我們還要再提昇,向中高端走,我們高質量發展要體現在這裡。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

  高質量發展,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條本質要求,也是今年全國兩會總書記反復論及的關鍵詞。

  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江蘇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條分縷析,從制造業說起,為全國指明方向——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必由之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戰略基點』,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最終目的』……

  談到農業現代化,來自鎮江新區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的魏巧代表講了自己辭去北京好工作回鄉務農的故事: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魏巧的家鄉考察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同下鄉服務的農業老專家趙亞夫親切交談。

  『我記得那天深夜,父親打電話跟我說,總書記高度贊揚農業專家趙亞夫,你們兩口子都是學農的,希望你們能回來接我的班,像趙老一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在父親激勵下,魏巧和愛人分別辭去中科院和北京大學的工作,從城市回到鄉村,成了數字化大田種植的行家裡手。

  『我們現在種植了2萬多畝水稻,畝產達1100斤,通過數字化管理,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魏巧介紹說。

  『2萬多畝,在南方面積是不小的。這樣機械可以施展,可以搞現代設施農業。』總書記肯定道。

  從現代農業的高質高效,放眼鄉村振興的人纔問題,總書記進一步說:

  『我們的年輕人、知識分子,也要雙向流動。一方面在城鎮化過程中成為新市民,另一方面農村對人纔需求很大。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這方面國家要有一些導向,有一些政策支持。』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中國式現代化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幸福圖景,是『天藍地綠水清』的壯美畫卷。

  江蘇以佔全國1%的面積、6%的人口,創造了10%以上的經濟總量。在對『排頭兵』寄予厚望的同時,總書記始終強調『在率先、排頭、先行的內涵中,把生態作為一個標准』。

  『太湖好一點了嗎?』『沒有藍藻了吧?』在許昆林代表發言時,習近平總書記插話問。

  『我一直要求,在生態上一定要把握住。歌裡唱「太湖美」,多美啊!但一想起藍藻,就起膩了。工業和生活排放一度對太湖污染很大,治理花了很大力氣。我們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銀山」,反而成了虧錢買賣。』總書記語重心長。

  以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總書記強調:『沒有高質量發展,就談不上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談高質量發展,不談新發展理念不行。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

  堅持穩中求進:『紮紮實實、踏踏實實地搞現代化建設』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3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3月6日下午的政協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過去、分析當下、展望未來:

  『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必須做到沈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於斗爭。』

  二十四個字,彰顯著中國共產黨應變局、開新局的智慧和定力。

  聯組會上,來自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曾毓群委員匯報了企業研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努力佔領全球新能源產業制高點的情況。『現在,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的份額已達37%,連續6年全球第一。』

  『我在的時候,可沒你這個企業啊。』30多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過,對曾經欠發達的閩東地區印象深刻。

  『您在寧德的時候,我還在讀大學。』

  『突然冒出來個寧德時代,真是沒想到,搞得還挺大的。』總書記笑著說。

  曾毓群談到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建議加強上游礦產資源保障和海外融資布局。

  『新興產業如火如荼。對這個事,亦喜亦懮。』習近平總書記深思熟慮,『喜的是,我們這一行在全世界走在前頭了;懮的是,就怕來個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後一哄而散。你講到上游礦產,人家對我們「卡脖子」有些恰恰就是從上游開始的。』

  『參與國際競爭,還要搞好統籌規劃。市場有多大?風險在哪裡?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軍深入,最後卻被人兜了底、全軍覆沒。要看到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國際斗爭風雲變幻。在人家對我們零和博弈情況下,還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啊!』

  習近平總書記把目光轉向與會的中央和國家機關領導同志,進一步強調,國家產業政策一定要穩慎,制定產業政策、推動產業發展都要穩慎。希望我們的新能源產業,既要抓住機遇順勢而上,也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民建中央副主席解冬委員談到,風險投資在科創企業發展初期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建議加大力度引導更多長期資本入場,打通金融支持科創『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

  習近平總書記表示,這個金融問題,一個是改革,使金融在經濟建設中起到關鍵作用;再一個就是防范風險。這兩個問題在我們當前金融業態中都很突出。現在,風險投資搞起來了,總的看還是比較穩當的。

  習近平總書記同時叮囑道,在推進過程中還是要謹慎。我們的一些政策,搞好了是改革的成功,搞不好就可能是腐敗的痛點。我們說不立不破。總之,科技要上來,科技金融要加強。決定做一件事情後,怎麼推動起來,還是要好好研究,做好周全准備,必要時先行試點。

  總書記舉了個例子:就像『放管服』改革,『放』了以後,『管』跟上沒有?『服』到位了沒有?光『放』不『管』不行,跟著就要爆雷。

  居安思危,於治思亂,破立並舉。

  在江蘇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兩個安全底線:『我常說兩個必保,一個是糧食飯碗中國必須端牢,再一個制造業必須築牢。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必須靠自己解決這兩個問題,不能「一招鮮吃遍天」,缺了哪一項國際市場都保不了我們。』

  堅持立足全局而謀一域,自覺著眼長遠把握當前。

  習近平總書記談及江蘇發展曾經走過的一段彎路:當年蘇北有發展的『衝動』,搶著承接其他地區淘汰下來的污染企業、夕陽產業。響水一聲爆雷,就是當時埋下的惡果。

  『當時一時你的GDP上去了,增長率上去了,但是它就孕育著若乾年以後的這些災害性事件。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走急就章、竭澤而漁、唯GDP的道路。這就是為什麼要樹立新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也就在這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致廣大而盡精微。只有堅持精准思維,纔能避免盲目衝動。

  總書記又指出當前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的一些誤區:

  有一份『培養一批「一縣一業」重點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後皺了眉頭,這個事情不好下指標。一個縣是不是光靠一個產業去發展,要去深入調研,不能大筆一揮,撥一筆錢,這個地方就專門發展養雞、發展蘑菇,那個地方專門搞紡織,那樣的話肯定要砸鍋。

  『這些東西都不能夠想當然的。一個城市是不是就靠一業來發展,那不一定。靠幾業,靠什麼業,都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具體情況去定,不能下單子。』

  統籌發展與安全,平衡局部和全局,把握當前和長遠,能否做到『穩中求進』,說到底都是政績觀的問題。

  黨的二十大後,隨著換屆選舉,不少黨員、乾部走上了新的領導崗位。

  總書記叮囑:『我在二中全會上說,新班子起來了,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有大乾快上的衝動,也就是不能不按規律辦事,急功近利、急於出成績。要把這種浮躁心理、急躁心態都壓下來,紮紮實實、踏踏實實地搞現代化建設。』

  堅守人民情懷:『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全面建成小康到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新時代新征程,一場歷史性的接力,正在中華大地的城鎮鄉野進行。

  近年來,全國工商聯大力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把民營企業這支生力軍更多動員到鄉村振興主戰場。

  政協聯組會上,來自江西的謝茹委員向總書記匯報了『萬企興萬村』行動進展情況,並舉了江西新餘市水北商會的例子——

  2016年總書記考察江西時,對水北商會引導民營企業家參與脫貧攻堅的做法給予肯定。如今,這個商會又帶領138家企業320名會員參與到『萬企興萬村』行動中,幫扶當地群眾每人年均增收至少1000元,帶動6000餘名農民本地就業,形成舉黨旗、抱團乾、帶民富的生動局面。

  『這是個壯舉。』習近平總書記目光轉向在場的全國工商聯負責同志。

  『脫貧攻堅的時候,我們按您的指示發起「萬企幫萬村」行動。脫貧後搞鄉村振興,我們就接著搞「萬企興萬村」。現在效果還不錯,大家積極性都上來了。』這位負責同志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萬企幫萬村、萬企興萬村,從扶貧到振興,城鄉一體化、工農一體化,民營企業在這方面的潛力是巨大的。』

  總書記進一步叮囑:『到農村做什麼、怎麼做,要有一些頂層設計和分類指導。如果只是給農民發紅包,那不是幫扶,而是救濟。資本下鄉,要把投資投到點上,南轅北轍不行,要真正做到造福農村、富裕農民。』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須擔負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

  同曾毓群委員交流時,總書記在贊許企業發展成績的同時,不忘叮囑:『你們企業在寧德辦起來了,得造福於寧德啊。』

  總書記特別強調了企業家的情懷和責任:『民營企業家要增強家國情懷,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強先富帶後富、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

  民以食為天,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政協聯組會時,總書記重點講了保障糧食安全問題。

  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此次在江蘇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從確保糧食安全,進一步談到要嚴守耕地紅線:

  『蘇湖熟,天下足』,過去是南糧北調,現在北糧南調,吃大米靠東北。但是南方自己的責任田,自己還是要保。我們有『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米袋子』省長負責制。現在的面積和產量,你不能再減少,不能出了問題就讓國家給調糧調菜。

  說到這裡,總書記談及往事:我在福建工作的時候,每天都要看吃菜的問題。福建人說『三天不見綠,兩眼冒金光』,吃不上菜那就是政治,這種意識是很強的。現在一些乾部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和經驗,忽視這些是不行的。我們現在叫耕地紅線終身責任制,在哪一任耕地紅線突破了,退了休也要追究。這是『國之大者』。

  造福人民,是最大的政績,是檢驗一切工作的標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紮紮實實的成效。

  教育問題,事關民生大計,事關民族未來。

  在江蘇代表團,『新安旅行團』的母校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代表,向總書記介紹了學校傳承紅色基因,引領孩子們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的情況。

  『孩子們有許多心裡話想對總書記說。我們排演了兒童劇《新安旅行團》。來之前兒童劇的主角李柏豪同學托我和您說:習爺爺,我在兒童劇中擔任主角,我現在變得更加自信了,好期待您能來看我們的演出啊!』

  『給孩子們問好啊!』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

  總書記詳細詢問孩子們的演出情況。

  張大冬說:『現在我們在淮安、南京演出,計劃沿著新旅的足跡到全國巡演。』

  『是嘛,那說明你們那個劇還是不錯的。』總書記表示肯定。

  說起這些小家伙,總書記不由得回憶起自己的青少年時代:『我也是戴著紅領巾過來的。因為上學早,第一批入少先隊沒有發展我,還哭了鼻子。後來當上少先隊旗手,熱血沸騰。』

  『基礎教育,承擔著非常光榮艱巨的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偉大而光榮的事業,必將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中成為現實。

  總書記思慮深遠:『我說過我們現在是平視世界,不像過去那樣仰視或是跪求,當然我們不去稱霸、也不傲慢,我們要用自信來樹立我們的價值觀,來培養我們的後代。只有這樣,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纔有意義,將來我們的事業纔能繼續傳承下去。』

  凝聚奮進力量:『全體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時隔7年,再次參加以經濟界人士為主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讓大家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民建浙江省委會主委陳小平委員在發言中深情回憶起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關心民主黨派的往事。

  『你那個時候在哪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插話問。

  『我當時在杭州市政協。您親自聯系我們民建還有致公黨兩個黨派。』

  『對,那會兒交朋友嘛。』總書記笑著回應道。

  『您當時還提出「四心」的交朋友方法:政治上關心,思想上交心,感情上知心,事業上同心……』陳小平如數家珍。

  『我從福建開始就交朋友。我當福建省委副書記也是分管統戰,跟民主黨派打交道就很多。』總書記說。

  回首過去,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卓越貢獻——

  『五年來,黨和國家取得的成就也凝聚著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在座各位委員的心血和智慧。』

  展望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同樣對大家寄予厚望——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新征程上,民營經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多重因素的影響,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利於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雜音、噪音。在部分民營企業中間也存在著對國家政策的不正確認識和不准確理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營企業發展的積極性。

  從福建到浙江到上海,談起自己多年地方工作經歷,習近平總書記曾表示:『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也是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乾過來的。』

  2016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強調『三個沒有變』,首提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我在現場聆聽,至今記憶猶新。』再次參加聯組會,來自民建界的孫東生委員難掩激動之情,『您的重要講話及時消除了社會上對發展民營經濟的疑慮和民營企業家的顧慮,大大增強了市場信心,我國政商關系也發生歷史性變化。』

  迎著委員們熱切的目光,習近平總書記語氣堅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

  如何大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如何紮實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回應社會關注,逐一詳細論述。

  『要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懮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擲地有聲的話語,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新征程上,婦女是時代的書寫人、追夢的奮斗者。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在政協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共中央,向參加全國『兩會』的女代表、女委員、女工作人員,向全國各族各界婦女,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女同胞、海外女僑胞,致以節日的祝賀和美好的祝福。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中國全體婦女的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凝聚巾幗之力,匯集巾幗之智,尊重和關愛婦女,引導廣大婦女積極投身新時代新征程的偉大實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新征程上,人民軍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橕。

  3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是黨中央把握強國強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著眼於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好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作出的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好這一部署,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我軍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統一思想認識,強化使命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努力開創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建設新局面。

  團結凝聚力量,奮斗創造未來。偉大而光榮的事業,必將在億萬中華兒女的團結奮斗中成為現實。

  在政協聯組會,習近平總書記的思考發人深省——

  『只有全體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纔能不斷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在江蘇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催人奮進——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新征程上,江蘇要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抓好當前。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希望江蘇全省廣大乾部群眾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以當表率、作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擔當,上下一心、真抓實乾、奮發進取,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

  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復興征程東風浩蕩。

  今天的中國,充滿生機活力。明天的中國,奮斗創造奇跡。

  海報設計:姜子涵、孫瑤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2023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