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劉國寧,是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的一名『羊三代』。2015年,他返鄉創業,拿起了『新農具』,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家鄉的羊肉。八年來,他的網店年銷售額從最初的50萬元增長到一億元,在山溝裡闖出了一條電商的『羊』關大道。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位『新羊倌』。
甘肅『85後新羊倌』劉國寧:我是劉國寧,是個『羊三代』,也是『新羊倌』。從我爺爺到我父親,我們世代是養羊的。我們這裡交通也不方便,誰也沒想到,會通過養羊能致富。
劉國寧父親劉仲明:2014年,家裡有300多只羊,當時那個時候銷不出去。劉國寧就在青島那邊創業。後來我說在外面,你給咱們想辦法,看能把咱們這個肉賣出去嗎,後面通過電商這個途徑,沒有想到僅僅幾個月就把300多只羊銷售出去了。

甘肅『85後新羊倌』劉國寧:這件事情對我觸動挺大的。當時2015年有國家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還有一個就是政府有創業相關的政策,所以我就決定回來創業。剛回來咱們這邊交通不方便,家裡面信號也沒有。最開始,我一接單編輯成短信發給我父親,我父親得爬到半山腰,去接收信號,那時候在路上要走四五天時間,顧客收到貨全部壞了。快遞後面都賠得不行,都跟我們不合作了。當時對我們來說確實困難挺大的。

最近幾年,柏油馬路修到了我們村口。以前去縣城的話需要三個多小時,現在只需要40分鍾。高鐵、高速也都通到了我們家門口。我從顧客下單,最快24小時,最慢的話也就72小時左右,就將我們的羊肉送上了北上廣顧客的餐桌上。
甘肅『85後新羊倌』劉國寧:現在我們銷量越來越大,我們整個羊產業鏈現在越來越完善,包括從育種、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物流,包括現在在我們這見到農業專家,還有國際一些專家教授,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甘肅『85後新羊倌』劉國寧:農業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我們現在全縣的人民都在使勁。去年我們公司通過電商銷售羊肉一億多元,今年的目標是翻一番。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我一樣返鄉創業成為『新羊倌』,共同發展我們環縣的羊產業。
未來我們要怎麼樣把羊養得更好?怎麼樣把羊賣得更多?還有哪些政策能更進一步助力我們當地產業發展?我期待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聽到更多關於農業農村還有電商物流、人纔培養等方面的聲音。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