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用好『雙循環』 打破『天花板』
2023-03-10 11:17: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主動跟隨『雙循環』調整發展戰略,是這兩年不少企業打破市場『天花板』的制勝一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提法,更是讓廣大經營主體明確了未來方向,堅定了繼續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信心。

  事實上,中國經濟的加速回暖以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對外商同樣釋放出強大的『磁吸力』。春節剛過,跨國公司全球高管密集到華走訪,對繼續投資中國表現出濃厚興趣。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二大消費市場,已成為世界經濟大循環的關鍵樞紐。

  近年來,一些國家大肆鼓動『築牆設壘』『脫鉤斷鏈』等行為,但這些做法根本改變不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經貿格局,相反,只有深度融入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纔能在更大范圍內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發展優勢。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立足我國自身實際、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主動選擇。

  當前,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是塑造我國經濟發展新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構建國內大循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要更好挖掘內需潛力和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潛力,將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通過提昇國內循環的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經濟自主可控發展能力。

  參與國際循環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分工格局下的必然要求。要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橕作用,積極擴大關鍵技術、設備、資源等產品進口;進一步增強吸引和利用外資力度,穩存量擴增量,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拓展國際經濟循環『朋友圈』。

  需要指出的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意味著對外開放地位的下降,也不是自我封閉開倒車,而是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對於有遠見的企業和企業家來說,積極投身構建新發展格局,既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也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顧陽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23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