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我從基層來?貢獻巾幗力量 她們為推進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2023-03-09 10:34:5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有很多來自基層的女性代表和委員。今天的我從基層來,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兩位來自鄉村一線,為推進鄉村振興,積極建言獻策的基層女代表。

  沈燕芬:深耕家鄉沃土做務實『新農人』

  今年新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沈燕芬是一名來自基層的90後新農人,在分組討論會上,針對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沈燕芬建議以縣域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為載體,將裝備、設施、技術、人纔等資源高效整合,加快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並賦能給農機專業合作社,鼓勵、支持先行農業經營主體創新開展農業綜合社會化服務。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全國人大代表沈燕芬是一名農機手,三年前,她辭去了深圳的工作,回到家鄉帶領年輕人創新耕種思路,聯動周邊村鎮的多家農機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統一的農機調度、生產物資采購等全過程托管服務。

  廣州市的增城區是珠三角重要的水稻種植區,這段時間也是當地的春耕備耕關鍵期。

  經過三年的不斷實踐,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無人機等各類大中型農業機械,沈燕芬都能熟練操作,前段時間她還被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而作為一名『90後』新農人,沈燕芬關注的重點,更多的是農機手的職稱評定、技能培訓、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農村基礎公共服務管理等領域。

  全國人大代表沈燕芬:很多我們現在招募回來的年輕人,剛開始一腔熱情進來,可能三五天就半途而廢了,機手的一個職業發展路徑還是缺少整套體系的規劃。希望幫助他們年輕人在這個領域可以更好地去發展。

  在沈燕芬看來,實現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農業機械化,更離不開農機手。沈燕芬認為,吸引青年返鄉投身鄉村建設,光憑一腔熱情和一時的新鮮感遠遠不夠。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纔培養、職稱評定、職業發展機制和指引,讓更多年輕人看到這個領域的希望,大膽返鄉、留鄉,為鄉村發展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李翠利:用微光點亮希望鄉村文化建設需更多助力

  全國人大代表李翠利,是河南省內黃縣馬上鄉李石村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十幾年前,李翠利在自家超市內創辦『微光書苑』,不收任何費用,無需任何證明,零門檻借閱。

  全國人大代表李翠利:我本身是開超市的,在超市的經營過程中發現大家物質生活在提高,但是精神文化生活沒有很明顯的進步,然後就想著做一些事兒,希望能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吧,能給孩子正能量的熏陶。

  15年裡,『微光書苑』逐漸發展,成了集借書、看電影、做科學實驗、手工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閱覽室。

  慢慢地,附近鄉鎮上幾個同樣開超市的村民聽說了她的事,也加入了『微光書苑』,在自己的超市裡放置書架,供村民和孩子借閱,李翠利也會時不時地上門詢問,了解情況。

  李翠利向記者介紹,『微光書苑』發展最多的時候,曾經有20多家,全部是村民自發參與的,但由於完全靠自費運營,且不算正式的圖書館組織,無法接納更多的社會資源,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並不多。當選為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後,李翠利四處走訪調研,記錄下鄉親們的意見和問題,了解更多地區的鄉村文化建設情況,在全國兩會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李翠利:出臺鄉村文化建設人纔引、留機制,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文化建設;讓鄉村文化建設更具價值引領、核心凝聚和精神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23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