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的法網
新華社記者丁靜、高健鈞
從嚴追訴性侵、虐待、暴力傷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萬人,強制報告、從業禁止、『依法帶娃』等納入法律規定,融通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今年的兩高報告讓人們看到,近年來司法機關通過細致的工作,將未成年人保護的法網越織越密。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保護未成年人,守的是億萬家庭的幸福生活,也是紅色江山根基永固、黨和人民事業薪火相傳的保證。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和不法侵害。織密法網、融通力量,如同縫補衣服,不斷挑針引線、填補漏洞、疏通脈絡,有助於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讓這張『保護網』更有力度、韌度和溫度。
制度為綱,綱舉則目張。『通過強制報告追訴犯罪5358件』『推動入職查詢2003萬餘人次』『對涉嫌輕微犯罪、有悔罪表現的,附條件不起訴7.1萬人』『通過家庭教育令督促甩手家長「依法帶娃」』『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兩高報告中這些亮點,直擊未成年人保護的痛點堵點,回應社會普遍關切,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有助於構建未成年人保護的強大合力,牽引全社會形成保護共識。
織密法網的目的是將良法善治轉化為未成年人保護的強大效能。說到底,要靠司法機關敢於較真碰硬,不斷創新手段,堅持耐心細致,將『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原則』落實在司法工作的各個環節、融通於『六大保護』的每個領域,實現保護、治罪與治理並重,為未成年人橕起一片法律艷陽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陳鈺琪就說"粉色太娘了"道歉:之後會更加謹言慎行2023/01/2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