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人民融觀察·如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3-03-09 10:14:09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正值春耕備耕,田野生機勃勃。在人民網開展的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中,『鄉村振興』入選十大熱詞。今年全國兩會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人民融觀察本期關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工作重點中提出,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

  代表委員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本職、奮發進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

  倉廩實,天下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橕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眉山市太和鎮永豐村是四川省規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曾來到這裡考察調研。『高標准農田是「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的重要抓手,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橕。』永豐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雪平代表說,『我們將進一步在改造基礎設施、提昇耕地質量、建設智慧農業平臺等方面下功夫,守良田、施良技、育良種,實現糧食豐收、群眾增收。』

  為增強種糧動力,河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河南省委會主委張震宇委員建議,健全激勵機制,針對糧食調出地區、調入地區、產銷平衡地區制定不同的獎勵標准。

  人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支橕。針對目前農村人纔隊伍不強的問題,張震宇委員建議除傳統授課形式外,圍繞農業生產采取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

  針對人纔吸引力不足的問題,山東曹縣五裡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代表認為,要從農業平臺建設、人纔機制改革、鄉村環境打造等方面尋找留人的方法,『人纔回來了,關鍵是咱得用得好、留得住!』

  產業旺,鄉村興

  產業是支橕經濟發展的根基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堅持精准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

  『鄉村特色產業是加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單楊委員認為,『要積極創建鄉村特色產業集聚區,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建成一批規模化、標准化、高效化農業產業基地,形成生產與加工、產品與市場、企業與農戶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從『智慧蛋雞』到『未來果園』,眼下『數字引擎』正越來越多融入鄉村生活場景。『這是數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副主席、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委員表示,『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發展深度融合,加快城鄉數據要素流動,加快農村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等一系列舉措,正在為提高涉農主體的數字素養提供有力支橕。』

  搭上數字產業快車,鄉村產業蓬勃發展,農村用電量也在加速增長。『持續凸顯數字化變電站的優勢,注重補齊農村電網的薄弱環節,以數據運用能力提昇帶動電能質量昇級。』南方電網貴州銅仁500千伏松桃巡維中心副站長周敬餘代表建議。

  文化活,百姓樂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產業、人纔、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的重大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文化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藝術是凝聚振興力量的重要載體。用藝術塑造現代村莊風貌、激發鄉村內在潛能,不僅可以實現鄉村文化振興,也能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隨著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長。』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紮賚特旗烏蘭牧騎副隊長何買拉蘇代表認為,需進一步加大對基層文化事業的全方位支持,提昇農村牧區文化、文藝服務水平,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用藝術設計為鄉村產品注入體現地域特色的優秀設計元素,是促進農村產品品牌設計的有效手段。』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委員對調研過的四川蒲江明月村印象深刻。當地鄉村建設者在傳承唐代邛窯古風基礎上,以天然礦物釉為特色打造當地品牌,古老的明月村在四五年時間裡成為明月國際陶藝村。『要結合當地風土文化特點,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鄉村藝術創造。』王勇委員建議。

  福建省福安市金斗洋村素有『?族武術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我們加快?族村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武術主題公園、尚武廊等項目。』金斗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鍾團玉代表介紹,當地通過制定具有?族特色的旅游路線、承接研學活動,積極打造『?家寨』旅游品牌,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品牌響了,來的人越來越多。』

  策劃:溫紅彥、楊學博、姜贇、張煒

  統籌:曹樹林、任一林、沈小根

  文字:魏薇、王洲、宋子節、鄭海鷗、王海林、王明峰、張偉昊、劉潤函、張雲河、劉曉宇、蘇布達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23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