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人的故事|全國人大代表岳巧雲:果園裡『長』出來的人大代表
2023-03-08 16:50:5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

  80後岳巧雲從媒體人轉型為新農人已6年有餘,如今她是國家級示范社——北京市平谷區綠農興雲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從向鄉親們普及『互聯網+大桃』的新零售,到創立專業服務團隊,幫果農提昇果品質量,為了探索農業發展的更多可能性,6年來她馬不停蹄地奔跑著。

  說起全國人大代表的新身份,岳巧雲坦言『很忐忑也很期待』,畢竟要提交大會的建議是他們在果園裡的鮮活期盼。

  岳巧雲經營的農業合作社覆蓋了平谷區4個鄉鎮上千家農戶。6年前,乘著電商新零售的風潮,岳巧雲為老鄉免費培訓,並吸納低收入人群和就業機會較少的老年勞動人群到合作社工作。在她的帶動下,老鄉們收入有了明顯增加,電商和直播等手段被果農廣泛應用,優質大桃的銷量和影響力更是水漲船高。

  合作社以訂單倒逼生產去提高質量,桃子品質更好了,也更賣得上價。此外,配套的采摘園等項目也為果農提供了更多增收途徑。這些成績背後是岳巧雲帶領團隊付出的努力,其中涉及的技術、產業配套等問題,也成了她履職的紮實素材。

  在作為平谷區政協委員履職時,她著重反映了林下經濟的整體規劃、林場建設標准等問題,並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反饋。作為新當選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履職過程中,她又根據自己在實踐、調研中發現的『痛點』積極建言獻策。

  今年年初的北京兩會上,她提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北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建議和關於支持平谷區申報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議。提出有關物流的建議,是因為她觀察到,除了桃子成熟季,平谷的物流企業在村中設立的發貨點『一個不留』地撤掉了,這直接導致農民要以更高成本銷售其他優質農產品。

  『我幾乎每天就泡在基層,都要去地裡。我作為代表提出的建議都是從基層老百姓給我反映的問題裡產生的。』岳巧雲說。

  今年全國兩會之前,岳巧雲說她有幾件必須完成的事情:一方面,要更深入地學習研究國家的最新政策,從中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要『替北京的農業發聲,替農民發聲』,並從與會的各行各業代表身上汲取新思想和經驗。『各地的農業代表一定會給我很好的啟發,科技等其他領域的代表也能讓我們農業得到賦能。』

  眼下,這位新任全國人大代表還在抓緊時間做調研、寫建議。這位在果園農田裡『生長』出來的人大代表,正思考著如何在更大的平臺上更高質量地代表農業、農人發聲。『自己的飯碗一定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岳巧雲反復提及這句話。

   記者手記:

   桃園裡的斜杠青年

  2017年是我第一次見到岳巧雲。當時正值平谷大桃成熟季,快遞點人來人往,她跟老鄉們一起在基地打包大桃、做直播。院子裡還有一處教室,用於培訓農民玩轉電商。幾年後,她又開始用這間教室給果農培訓農業技術,教大家怎麼生產出更綠色優質的農產品。她還設置了專業的服務隊伍,專門針對每一個村鎮進行針對性服務。

  岳巧雲也算是『斜杠青年』,她名下還有一家傳媒公司,承接的主要是農業方向的宣傳項目。『這個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那套過時了。』在岳巧雲看來,借著幫合作方做農業宣傳的機會,她也能在田間地頭得到更多『靈感』。

  岳巧雲還是深深紮根在土地裡。她說:『在果園裡的時間是最快樂的。』

  『我很累。』岳巧雲幾次提到這三個字。但她還是每天排滿時間表,覺得老鄉對她的信任絕不可以辜負。有年輕人回來平谷要跟她一起『創業』,也讓她有了成就感。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岳巧雲心裡的這份責任感如今擴大到了更廣闊的農民群體。『我的建議一定是關於農業的,要反映我們實際調研到的情況。』岳巧雲說。

  過去,人們提到農業代表總是容易想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形象,但如今的農業代表們以更具『未來感』的姿態來到會場。他們懂科技,致力於創新,眼界開闊,同時依舊有著強烈的責任感。這屆代表的任期纔剛剛開始,我們可以期待這些『新農人』代表給農業、農民,乃至全社會帶來更多驚喜。

  記者:胡寧

  統籌:劉世昕 楊月 牟昊琨

  設計:石姝智(實習)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2023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