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書寫絢麗的時代華章——記2023年『最美巾幗奮斗者』
2023-03-08 08:24:21 來源:新華社  作者:董博婷 張研 齊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書寫絢麗的時代華章——記2023年『最美巾幗奮斗者』

  她們激揚巾幗之志、奉獻巾幗之功、盡展巾幗風采;她們用『乾一行愛一行』的執著,成就『鑽一行精一行』的精彩——錢素雲等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光榮入選2023年『最美巾幗奮斗者』。她們的先進事跡勾勒新時代奮斗女性的最美剪影,召喚廣大婦女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建功立業,收獲美麗人生。

  芳華競展,愛崗奉獻顯擔當

  迎風戰浪,危難中『神兵天降』——

  在大風大浪的惡劣海況裡,或是在著火、碰撞、擱淺等船舶突發事件的危機情形裡,駕著直昇機出現在海面上,給茫茫大海中的遇險者帶來一線生機。

  這,是我國第一代救助女飛行員、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搜救教員機長宋寅的出場方式。

  海上搜救是一項高危險系數的工作,需要直面生死考驗。然而不管有多危險,都未曾磨滅宋寅對海上救助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她始終將『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銘刻心間。

  14年服務東海救助一線,宋寅累計安全飛行3338小時,執行救助任務313起,參與救援飛行1075小時,成功營救了225名遇險人員,是東海漁民心中的『海上救護神』。

  白衣執甲,肩負生命的重量——

  走路一陣風,講話連珠炮,是許多人對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名譽主任錢素雲的第一印象。

  作為中國兒科領域的領軍人,身處重癥患兒生命的『臨界之地』,專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患兒病情瞬息萬變,這班守護年幼生命的崗,錢素雲一站就是20餘年。

  『唯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棄,纔能不負重托。』在錢素雲心中,『看著孩子們帶著最純真的笑臉走出重癥病房,是我最大的幸福。』

  學為人師,為黨為國育良纔——

  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受用一生?這是重慶市人民小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楊浪浪一生的課題。

  她利用重慶的紅色資源,上好『行走的思政課』,為孩子們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她堅持德育並重,提出『勞動最美』理念,率先發起成立全國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聯盟;她送課下鄉的足跡遍布重慶,讓優質的教育教學影響更多師生……

  『教育要為國家計深遠,為民族計深遠,為未來計深遠,可教育的實踐是在細微處點燈。』一線從教近30年,楊浪浪求索的身影,映照著新時代教師的育人初心。

  勇於突破,巾幗力擎半邊天

  科研不乏漫長的堅守,但當你的研究成果關乎著14億多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又當如何?

  身處我國重大傳染病突發疫情處理的前哨近40載,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的科研,仿佛永遠迫在眉睫、如履薄冰。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武桂珍始終衝鋒在前,與時間賽跑,迅速確定病原並主動與國際社會共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全世界的診斷試劑設計、藥物篩選、疫苗研發、病毒溯源等疫情防控工作贏得寶貴時間,為全球抗疫作出絕對的中國貢獻。

  在危急的關頭頂住壓力,用科學的力量守護希望,也在技術應用的路上砥礪前行,讓科學的成果助力生產。

  開發出電石渣制水泥工藝,使我國電石法聚氯乙烯成為行業主流工藝;研發出全系列聚氯乙烯樹脂,填補了市場空白……從一名普通化工技術員成長為全國化工行業女專家,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曉玲先後攻克30多個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難題,獲270件國家專利。

  『我一直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在每一個崗位上努力完成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紮根西北邊陲30多年,宋曉玲的追求從未改變。

  她們為科技強國貢獻力量,也用技術賦能美好生活。

  早春三月,乍暖還寒,黑土地仍被積雪覆蓋。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新農人』陳雨佳已經同村民們一起早早開始了春耕備耕工作。

  從苗草不分的大學生到遠近聞名的『種米姑娘』,返鄉創業這些年,陳雨佳不斷將科技的力量注入農田:運用氣象監測儀和稻田監控器,以科學數據保障水稻質量安全可追溯;安裝太陽能殺蟲燈和誘捕器,用物理技術減少稻田病蟲害;通過網絡直播方式,探索訂單農業新模式,破解家鄉『好糧愁賣』難題……

  陳雨佳的目標明確:『種好人民的糧、端牢自己的碗,朝著科學種田不斷前進,讓家鄉的鄉親們腰包鼓起來。』

  有視野,有技術,有乾勁兒,有無限的可能性。巾幗本色映入滾滾麥浪,正為鄉村振興點亮新的希望。

  匯聚成炬,巾幗精神照人間

  春到武陵山,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長興堡鎮白果村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平地、鋤草,准備種下用於染布的植物。

  『今年要在原有500畝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增加到2000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松桃苗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石麗平信心十足。

  致力苗繡傳承20餘載,石麗平的足跡串聯起貴州大大小小的苗寨。從第一次進村入寨組織培訓,應者寥寥,到如今培訓繡爺繡娘2萬餘名,她不僅將指尖技藝化為脫貧力量,更以苗繡精神激勵鄉親們追逐美好生活。

  從鄉村到城市,新時代,處處湧動著『她力量』。

  『硬著頭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踏破腳皮』,這是江蘇省南京市仙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金娣的工作方法。

  群眾眼裡,她是做了五次手術背著治療儀還在談工作的『鐵娘子』,她是敢為敢闖、敢挑重擔的基層黨組織的『主心骨』。13年時間,她將一個28萬人口的街道凝聚成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們一定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織密建強基層組織體系,不辜負組織和老百姓的重托。』孫金娣矢志不移,初心不改。

  將民心團結在黨旗下,將青春揮灑在綠茵場。

  瀕臨絕境,逆轉絕殺!2022年2月6日,在女足亞洲杯決賽上,中國女足用最蕩氣回腸的方式,時隔16年重返亞洲之巔!

  在這場艱難的角逐中,中國女足『領頭雁』王霜賽前骨裂,帶傷出戰,她那不服輸、有韌勁的女足精神激蕩在國人心中。

  中國女子金球獎『大四喜』得主、亞洲足球小姐、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鮮花和榮譽背後,是揮灑汗水和淚水的錘煉,是女足球員身上的勃勃生機,是為國爭光的錚錚決心。

  巾幗榜樣,引領奮進步伐;巾幗精神,映照時代榮光。

  在時代進步與個人奮斗相互激蕩中,廣大婦女以勇立新功的豪情壯志投身偉大事業,用勤勞與智慧書寫新的歷史篇章。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23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