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  國內要聞
搜 索
(兩會觀察)在醫食住行裡,感知中國施政的民生溫度
2023-03-06 11:42:44 來源:中新網  作者: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題:在醫食住行裡,感知中國施政的民生溫度

  中新社記者馬帥莎 黃鈺欽

  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於民生,持續增加民生投入,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從醫療衛生到糧食安全,從住房保障到交通出行,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有較大篇幅述及萬千民眾日常生活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從政府工作報告描述的『民生施工圖』裡,外界可感知中國施政的民生溫度。

  民眾更有『醫靠』

  病有所醫,是民眾的基本需求。看病方便不方便、醫療費用高不高,直接關系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組數字表明了過去五年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變化:住院和門診費用實現跨省直接結算惠及5700多萬人次、設置13個國家醫學中心、布局建設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已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新冠疫情發生三年多來,中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經受了極限考驗。對此,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要更加科學、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從老年人到兒童,從疫苗迭代昇級到新藥研制,中國一以貫之的疫情防控理念,再次轉化為各項具體部署,護衛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民以食為天,既是中國人傳統的生活理念,也折射糧食問題之重。過去五年,中國糧食產量連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遠高於國際糧食安全標准線。在對今年政府工作建議中,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抓好油料生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昇行動。不難預見,14億多人的飯碗將端得更穩更牢。

  糧食產量關乎吃得『飽不飽』,食品安全則事關吃得『好不好』。從『嚴格食品藥品監管,確保安全』到『嚴格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近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民眾『舌尖上的安全』尤為重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再次提及食品安全監管問題。一以貫之的態度的背後,是中國食品安全監管越來越嚴、吃得越來越放心的現實圖景。

  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夢

  一磚一瓦,壘砌起民眾『安居樂業』的朴素願望,住房問題始終是政府工作報告關注的焦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一段時間以來,年輕人能否在城市站穩腳跟是輿論關注的熱點。對此,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有評論稱,政府工作報告特意點名『新市民、青年人』的背後,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具象表達。

  近年來,『房住不炒』的定位多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再次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面對房地產市場存在的風險隱患,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多項要求,例如『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等,針對性的舉措事關萬家燈火的溫馨與安全。

  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加大城際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實施交通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回顧近年政府工作報告,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始終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項指標引人關注——五年來,中國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從4500多公裡增加到近1萬公裡——一條條交通線路連接的正是成千上萬人的旅途。

  交通網絡的完善不僅方便了人的出行,也便利了物的出行。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過去五年工作中,特別提出完善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快遞進村是讓更多民眾享受到電商等社會發展帶來的民生紅利。如今,村民通過小小的手機屏幕,不用出門就可以買賣天下萬物,物流最後一公裡逐漸被打破,『村村通快遞』正成為現實。(完)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23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