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以全票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當天下午,總書記來到他所在的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今年兩會首次到團組,總書記重點強調了一件事,就是牢牢把握這個首要任務。

△視頻:習近平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01
奮進的足跡向總書記報告
這次是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0年再到江蘇代表團。2013年3月,黨的十八大後召開的首次全國兩會上,總書記就曾到江蘇團參加審議。
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總書記同江蘇團代表們面對面交流。6位代表現場發言。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代表是第二次見到總書記。8年前,2014年12月13日,總書記從鎮江驅車近100公裡,連夜來到江蘇產研院調研,當時劉慶就在現場。他清晰地記得,總書記當時拿起石墨烯氣體阻隔膜,了解產品性能、產業前景等情況,叮囑要實現科技同產業無縫對接。
8年多來,江蘇產研院這片『試驗田』裡結出了累累碩果。這次見到總書記,劉慶匯報了該院集聚全球人纔和創新成果轉化等情況。

△劉慶代表。(總臺央視記者姚瑤拍攝)
同樣是第二次見到總書記的,還有來自徐工集團的單增海代表。2017年12月,黨的十九大後,總書記首次到地方考察就來到了江蘇,第一站是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時隔5年多,單增海再次見到總書記,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當年總書記視察徐工時乘坐過的全地面輪式起重機,如今通過技術昇級,關鍵指標已達到全球第一。
總書記指出,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目前,我國制造業門類、品種齊全,下一步要努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實現全面提昇。國家將大力支持高端制造業發展。

△單增海代表。(總臺央視記者賈林拍攝)
02
溫暖的時刻同總書記分享
當天第5個發言的張大冬代表,是淮安市新安小學的校長。這是一所有著光榮歷史的學校。1935年10月,該校14名學生組成『新安旅行團』,歷時17年,行程5萬餘裡,以文藝為武器,宣傳抗日救亡。
2021年『六一』前夕,新安小學的孩子們收到一份珍貴禮物——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回信。總書記在信中勉勵孩子們結合自身成長實際學好黨史,並祝他們和全國小朋友們節日快樂。
『孩子們聽說我要到北京參加兩會,特別高興。』張大冬向總書記匯報了這一年多以來孩子們和老師們的變化。
總書記高興地回應道,『給孩子們問好啊!』他指出,基礎教育,承擔著非常光榮艱巨的歷史任務。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張大冬代表。(總臺央視記者盧心雨拍攝)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江蘇是農業大省。10年前那次到江蘇代表團,總書記曾與鎮江市農科所原所長趙亞夫進行交流。一年後赴鎮江世業鎮考察時,總書記又專門同這位時代楷模親切交談,贊揚他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乾、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
魏巧代表是一家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也來自鎮江。她向總書記講述了新時代『新農人』的故事。
總書記說:『我們現在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人纔和優質勞動力。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這方面國家要有一些導向,有一些政策支持。』
交流過程中,魏巧覺得心裡暖洋洋的:『總書記跟我們農民是惺惺相惜、心心相印的。』

△魏巧代表。(總臺央視記者賈林拍攝)
習近平為何強調這個『首要任務』
在江蘇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作了發言。他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總書記曾指出,『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昇的過程,上昇不是線性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昇,我國經濟發展也要遵循這一規律。』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追求質的提昇,這是時勢所需,也是人民所需。
在黨的十九大上,總書記鮮明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新時代中國經濟標注了清晰的歷史坐標。

△2023年3月5日,江蘇代表團乘車前往人民大會堂。(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周明、張正拍攝)
2020年10月,『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就規劃建議作說明時,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
去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列入中國式現代化的9條本質要求之一。

△北京人民大會堂。(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在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總書記重申,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3月5日,在江蘇代表團,總書記針對高質量發展,重點強調『四個必須』。

高質量發展:從『必由之路』到『引領保障』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何著力?在當天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從多個方面做了強調。
必由之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總書記指出,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
就在上個月,中央政治局專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戰略基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講話中,總書記重申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求,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今年1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舉行的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曾強調,要搞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必然要求:推進農業現代化
去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曾指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業發展。
在3月5日的講話中,從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些重要部署一以貫之。
最終目的:人民幸福安康
總書記指出,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
從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到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從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到抓實抓細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總書記要求『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
引領保障: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總書記首次公開將『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並提出。
這次在江蘇代表團,總書記最後強調的,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針對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做出關鍵部署,引領中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途中闊步前行。
監制?申勇 龔雪輝
主筆?覃思 朱超
主編?劉瑞琳
記者?王鵬飛 賈林 姚瑤 盧心雨 郁振一 李晉
協助?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
視覺?陳括 張晶 齊歡
編輯?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