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耕地數量紅線,更要守住耕地質量紅線。』在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看來,耕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
作為江西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科技特派團團長,劉木華委員長期深入農村,將指導服務農業產業發展與深入一線調研緊密結合,立足專長建言資政。5年來,他聚焦耕地保護、『田長制』推行、高標准農田建設、農村基礎設施長效管理等方面,共提交提案23件。『多深入一線調研、多關注群眾所盼、勤思考動手撰寫,是履好職的三件法寶。』劉木華委員說。
在調研中,劉木華委員發現不少地區在耕地佔補平衡中搞佔優補劣、佔水補旱、佔近補遠;農民或合作社違規佔用耕地開展『非農』『非糧』建設的行為時有發生。
近兩年,劉木華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於耕地保護要『長』智慧監管『牙齒』的提案》等,建議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大數據等技術,對所有耕地信息進行實時掌握、全周期監管和精細化、精准化管理,並引入耕地保護社會群眾監督機制,爭取把每一塊地的現狀都能掌握清楚,確保『一畝不少、一畝不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要繼續深入基層調研,把基層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劉木華委員說。 (經濟日報記者賴永峰劉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陳鈺琪就說"粉色太娘了"道歉:之後會更加謹言慎行2023/01/2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