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月17日發布的中國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穩居世界第二。中國經濟迎難而上,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全天接力下來,2022年中國經濟的亮點都有哪些?
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上午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按照不變價格計算增長3.0%。人均GDP達到8569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

記者孟夏冰:國家統計局介紹,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持續提高,這意味著我國經濟運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這個3%相比較國際主要經濟體,也是比較高的速度。2035年的遠景目標是人均國民收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們目前只有1.27萬美元,要達到這個中期目標,還要增長翻一番多,120萬億還只是前進當中的一個小臺階。

康義介紹,2022年,我國產業發展基礎夯實,產業昇級態勢延續,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都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快於全部投資13.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工業『壓艙石』作用也得到了有效發揮,全國工業增加值達到40.2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達到33.5萬億元,均居世界首位。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6%。
2022年,盡管遭受疫情反復衝擊,但我國內需總量規模繼續擴大。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在44萬億元左右,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達到了12萬億元。我國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依然明顯。此外,新型消費發展較快,2022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比為27.2%,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穩步提昇,昇級類消費需求也在持續釋放。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2023年,中國經濟肯定會整體好轉。經濟好轉,就業會相應改善,居民收入也會相應提高,這將有效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2023年,我們對中國的消費市場充滿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