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2月11日電 (記者 蔡敏婕)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胸部腫瘤綜合病區負責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辦公室主任梁文華10日表示,雖然奧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但腫瘤患者還是要盡可能做好防護,避免過早感染和反復多次感染。感染新冠後需暫停放化療、免疫治療,待轉陰後再重啟,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靶向藥物可以持續服用,無需停藥。
在2020年疫情暴發的初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團隊發表了第一個關於腫瘤患者感染新冠的預後研究,揭示現患腫瘤的病人,以及經過手術等治療後康復的患者,相比非腫瘤患者,重癥/死亡的風險分別增加了4倍和2倍。該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柳葉刀·腫瘤》。
『雖然奧密克戎變體毒力大幅下降,但腫瘤患者仍有一定風險。』梁文華稱,腫瘤患者普遍免疫力較低,尤其在接受放化療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治療期間。與此同時,腫瘤患者免疫清除能力低,病灶入侵時就更容易繁殖和擴散,導致重癥的發生。不管是治療期還是康復期,腫瘤患者感染新冠後轉重癥的風險高於普通人。『即使是早期腫瘤,接受手術後完全根治,創傷帶來的免疫低下也會持續大約半年。』他說。
『不過不用過於恐慌,日常需要加強個人防護(N95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通過盡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包括加強針)等方式提高免疫力。』梁文華稱,陽轉期間,患者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和睡眠,密切關注癥狀變化,可適當使用退熱、鎮咳等藥物緩解癥狀。如出現持續高熱(高於38.5攝氏度,超過3天)、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癥狀,或者腫瘤原有癥狀加重,盡快到醫院就診。
梁文華認為,感染新冠後需暫停放化療、免疫治療,待轉陰後再重啟,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由於放化療抑制免疫,因此在感染期間應先暫停,同時注意監測血常規,避免白細胞低引起繼發感染。而免疫治療涉及復雜的免疫過程,對新冠感染預後的影響暫未明確,個人意見也是先暫停。加之免疫治療半衰期長,1-3周的延後對療效影響不會太大。』梁文華說,而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對免疫功能影響很小,即使感染也可以繼續使用。這些在此前發表的大量隊列研究都有提示。
當然,如果腫瘤病情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話,則應尋求主管醫生權衡利弊,必要時可以在嚴密監控下使用抗腫瘤治療,或者換用低毒的藥物進行過渡。
『疫苗應打盡打。從目前來看,腫瘤患者,哪怕是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只要沒有明顯身體不適,打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千萬別「裸奔」,否則非常危險。』梁文華說,還有研究觀察到疫苗有提高抗腫瘤效果的作用,可能和免疫激活有一定關系。(完)
- 求誇誇!周傑倫分享自拍照曬減肥效果問大家瘦嗎2022/12/08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