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省西安高新區一家汽車變速器生產基地,智慧物流小車在進行物品運輸。
新華社記者劉 瀟攝

江西省新餘高新區光電新材料產業園,技術工人在微距發光二極管背光玻璃鍍膜生產線上作業。
趙春亮攝(影像中國)

在安徽省合肥高新區中國聲谷體驗中心,50餘家企業的80餘款軟硬件產品在此展示。
本報記者徐 靖攝

在海南省海口高新區創業孵化中心,科研人員在做金屬骨釘旋入旋出實驗。
袁琛攝(影像中國)

作為北京市三大科學城之一,位於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昌平園的未來科學城著力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發展格局。
本報記者賀 勇攝

數據來源:科技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纔鏈深度融合』。
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十年來,國家高新區成功探索出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實現從推動科技產業化到更加注重創新策源的轉變,從融入經濟主戰場到更加主動支橕國家發展與安全的轉變。
十年來,作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國家高新區轉變發展方式、提昇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書寫了一份『創新驅動看高新』的生動答卷。
高鐵、北斗等『國之重器』在這裡取得突破,人工智能芯片、量子通信衛星等業界『第一』在這裡誕生,中關村新一代信息技術、張江集成電路、武漢『光谷』、合肥『聲谷』等世界級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暢通經濟發展『毛細血管』,涵養創新創業『微生態』。國家高新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在引纔留纔上下功夫,加速聚集創新要素,不斷釋放創新潛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本報記者谷業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