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號司機:成渝從『一條路』到『一張網』
『各位旅客,下一站即將到達成都東站……』
10月19日,成都鐵路局重慶機務段成渝高鐵列車司機劉貴偉,又一次穿行於重慶和成都之間,這已經是他駕駛列車的第31個年頭了,『從綠皮車、到和諧號,再到如今的復興號,我親歷了成渝互聯互通提速織網。』

成渝之間,從一條路,到一張網,劉貴偉既是見證者,更是親歷者。
追憶往事,70年前,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在重慶和成都之間開通,由此不僅開啟了重慶與成都間的密切往來,更改變了川渝陸上交通格局,對成渝地區乃至整個西南腹地都產生了重大歷史影響。
在劉貴偉眼裡,如果說70年前新中國的這項『第一』推動了成渝及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巴蜀大地豐富物產得以走向全國,非凡十年一系列偉大成就,則讓成渝之間開啟了融合的『加速度』。
2012年1月,成渝高速鐵路線下主體工程基本完工;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速鐵路開通運營。2020年12月CR400『復興號』上線,成渝高鐵提速;2021年9月成渝中線高鐵建設啟動,成渝地區的鐵路聯系正式開啟由線到網的大時代。
2015年,劉貴偉駕駛首趟和諧號380D型動車組,時速提昇到300公裡,宣告成渝進入高鐵時代;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鐵『復興號』上線,最高時速達到350公裡,成渝單程距離縮短到60分鍾。
十年間,提速的不僅是時間,更是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生活需求。
31歲乘務長王丹的整個青春都和中國高鐵一起成長,『成渝列車提檔昇級,商務座,一人一艙;無障礙車,配備了更為寬闊的通過門,更安全的輪椅放置區,車廂增加了22處盲文標識。』
『出行體驗更舒適、更便捷、更安全。』重慶西動車運用車間黨支部書記餘翔宇把這些『小幸福』歸功於『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的實施,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定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川渝兩省市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綱要》,到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鐵路網規模將達到9000公裡以上、覆蓋全部20萬以上人口城市。屆時,成渝兩座城也將從鐵路兩頭的兩個城市,變身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