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二十大觀察: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質!
2022-10-20 10:59:00 來源:央視網  作者:

  在二十大報告中,『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單列成章,內容豐富,包括完善分配制度、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等等方面。這其中,對於民生保障和改善,有哪些具體的舉措和方向?

  《新聞1+1》『二十大觀察』連線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教授王向明,共同關注: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質!

  如何保障人民的『錢包』和『飯碗』?

  『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民生』的篇章,是每個普通中國人格外關注的部分。而這其中,有關『錢包』和『飯碗』的內容,則更加受到關注。二十大報告中,對於分配制度、就業優先,有哪些具體的表述?

  點擊視頻,了解更多信息↓

  劉元春:完善分配制度是增進民生福祉的第一要義

  劉元春:民生福祉是共同富裕所要求的一個核心點,而要在新征程中實現共同富裕,必須以分配制度作為基礎性手段和方式。

  在任何國家裡,要依靠市場體系的『涓流效應』來使民生福祉得到全面提昇是很難的。一般都要通過政府乾預,通過分配制度的完善來形成對社保體系的完善,對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

  因此,收入分配制度就成為整個民生福祉提昇的第一要義。這是世界通用的辦法,在我們新時代新征程中,分配制度要放在更為重要的地位。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應對人口老齡化

  社會保障,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內容。在二十大報告中也特別提到,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除了社會保障體系,還有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如何理解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就業優先戰略』?

  王向明: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中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謀福祉。

  人民的福祉不是一個空洞抽象的概念,它首先是人民的『飯碗』,這個『飯碗』首先就要靠就業獲得。所以在過去的一系列政策當中,比如『六穩』『六保』排在首位的都是保就業、穩就業。只有充分就業,人民纔能安居樂業,整個國家的經濟也纔有了發展的最堅實的基礎。

  所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把它提到了戰略高度,也就是全局性、前瞻性、長遠性的國家戰略。核心就是要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這個勤奮勞動的機會首先就是要通過就業來保障。所以就業問題實際上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它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一個政治問題。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