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2022-10-13 10:18:1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光明日報記者 崔志堅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時代』的紅色橫幅,掛在河南省首家合作聯社——焦作菡香沿黃稻米合作聯社大門口,映襯在藍天白雲間,格外醒目。

  『十年了,看看俺們這合作社是不是變化很大?』10月9日上午,焦作菡香沿黃稻米合作聯社社長王福軍握住記者的手樂呵呵地問。

  十年前,記者來焦作市武陟縣喬廟鎮馬宣寨村采訪『問稻』。那時,『菡香稻米』合作社面臨著少地、缺資金等發展瓶頸,王福軍滿臉愁雲。十年後,再訪馬宣寨,不等記者開口,他就打開了話匣子。

  『俺們可不是只換個牌子!』王福軍介紹說,2012年焦作菡香沿黃稻米合作聯社成立,建成標准化生產基地5萬餘畝。2018年,投資1.8億元,新建食品產業園項目,包括大米生產區、米醋生產區、純淨水生產區、糧食倉儲區等,建成了年產1500噸米醋米酒生產線,拓展了『菡香』米醋品牌。2020年,實施馬宣寨大米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爭取中央財政補貼資金350萬元購買了插秧機、耙地機等大型農機具,進一步提昇了水稻種植的機械化程度。

  近幾年,通過實施循環生態農業,推廣種養加復合模式,合作聯社大米加工生產的副產品稻糠喂豬,豬糞入沼池,沼肥用於種植水稻,沼氣用於生活做飯、照明等,形成了清潔生產、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產格局。

  陣陣秋風吹過,與鮮艷的橫幅一起隨風蕩漾的還有稻田裡籽粒飽滿的水稻。走進合作聯社對面的兩塊稻田,一塊牌子引人注目,上面寫著:國家審定『宏稻』59。

  『這是俺們綠色水稻研究中心的成果。』王福軍自豪地說。目前綠色水稻研究中心已列入河南省省級工程技術中心,承擔著河南省水稻新品種預備試驗、區間試驗、生產試驗、旱直播試驗並進行國家水稻新品種展示。

  『咱們中國人已經從吃得飽進入吃得好的時代』,王福軍說,保護名優農產品市場的環境越來越好,俺們馬宣寨的『稻』路也越來越寬廣。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喜迎二十大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