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戈壁灘上的光伏『藍海』
2022-08-12 08:54:47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攝影:黨成恩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楊紅霞報道)走進海南藏族自治州『千萬千瓦級生態光伏發電園區』,在這個已建成345平方公裡的新能源基地,裝機容量達到15880兆瓦(包括在建),累計投入資金1237億元的光伏發電園區,參加2022『走進大美青海——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青海行活動的記者們被眼前一塊塊光伏板形成的『藍海』所震撼。

攝影:黨成恩

  來自天山網的記者魏江濤感嘆到:『原來只是聽說青海這邊的光伏發展很好,今天來到這裡,看到這麼大面積的光伏能源產業,非常震撼。可以看到這裡的新能源資源非常豐富,而這種資源優勢正在不斷地轉化成產業優勢。』

  光伏產業園區位於海南州塔拉灘,據了解,這裡以前的土地荒漠面積達到674平方公裡,是黃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區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帶之一。海南州轉劣為優,依靠大面積荒漠化土地資源和太陽能資源,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攝影:黨成恩

  2012年以來,憑借豐富的光照資源和大面積荒漠化土地資源,海南州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2664萬千瓦,佔全省裝機容量的69%。其中光伏裝機容量達1983萬千瓦(含在建)、光熱為35萬千瓦(含在建)、風電為530萬千瓦、水電為736萬千瓦,園區累計發電500億千瓦時。

  海南州綠色發展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安峰軍介紹到:『我們主要的優勢是可以水電調峰,光伏只能白天且晴天的時候儲電,晚上我們利用龍羊峽水電站實現水光互補,這個技術實現了水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快速補償的功能,解決了光伏發電的棄光難題和安全並網問題,填補了國際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推動了國際大規模水光互補和清潔能源互補技術的發展。』

攝影:黨成恩

  2022年6月,共和塔拉灘生態光伏發電園區和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站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世界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和世界最大裝機容量的水光互補發電站。一片片藍色的光伏板不僅讓海南州的清潔能源產業走在前列,也給當地的生態環境起到了改善和保護的作用。太陽能電池板的遮擋使得風速降低、土壤溫度下降,減少了水分蒸發,綠色植被慢慢在塔拉灘恢復。如今,在這個曾經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帶,草類植被,青楊、新疆楊、珍珠梅等苗木都能見到。

  與光伏板和諧共生的還有『光伏羊』。羊群啃食生長過盛的草地,減少了雜草對電池板的遮擋,提高光伏發電效率,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牧羊』,帶動了當地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據悉,園區內『光伏羊』數量達到2.2萬只。

攝影:黨成恩

  近10年來,海南州堅持在建設中保護、在保護中建設的發展理念,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報批、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四統一』原則,集中連片實施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著力推進新能源發電項目落地,以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領域探索出了光伏治沙新發展模式,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現出『雙下降』趨勢,大大減緩了土地沙化、草場退化的速度,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沙洲變成了綠洲。園區內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蓋度恢復到80%,水源涵養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了海南貢獻。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大美青海2022——全國網絡媒體青海行采訪活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