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王瑞欣楊紅霞報道)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黃河南岸,有一個名字很好聽的水生態公園——蘆花灣。
清風徐徐,搖曳的蘆葦隨風舞動,水面上幾只赤麻鴨悠閑覓食,三三兩兩的市民行走在公園裡的小路上,享受綠意盎然的秋日時光。很難讓人相信,如今的駁岸花開、岸綠景美,是由昔日的臭水溝蝶變而來。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周邊群眾日常最喜歡的休閑游玩場所之一,距離縣城不到1公裡,大家隨時想來就來。這裡的環境變好了,公園內的水鳥等也在不斷增多,大家都願意來這邊散散步,看看景色。』在2022『走進大美青海──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國網絡媒體青海行采訪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網絡媒體的記者們一邊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一邊感受著這裡的環境之變。
蘆花灣曾經是有名的臭水溝,周圍既有市井喧鬧的居住區,又有繁忙生產的工業區。由於水體不循環,濕地裡的蘆葦肆意瘋長,長期的富營養化讓這裡水質不斷惡化並散發臭味,大家對這裡都避而遠之。
改變從2019年開始。以生態本底為基礎,以水質改善為核心,以水岸共治為手段,以便民利民為目的,黃河流域貴德河陰段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項目全面啟動。

建設復合流潛流濕地、生態清淤、植物淨化,一系列治水措施,讓蘆花灣水質得到大幅提昇。通過引流縣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公園已建設復合流潛流濕地4.76公頃(有效面積4.47公頃)、表流生態濕地8.22公頃,用生態型濕地污水深度淨化系統工藝技術,實施尾水深度淨化生態濕地系統建設,達到天然濕地生態修復、自然濕地內源污染物清除及尾水二次淨化的目標任務,從而進一步削減該河段入黃污染物總量,實現黃河流域貴德斷面水質穩定優於地表水Ш類並逐步向好提昇,有效完善了貴德黃河風情線『水一草一魚一鳥一人』共生系統,區域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有效確保了黃河流域水生態安全。
『早上要來走一走,下午吃完飯也要來消消食。』52歲的市民張雪梅就住在蘆花灣水生態公園附近,說起這個公園她最有發言權。

『水體發臭,隔著四五百米遠都能聞到,夏天蚊蟲多的都不敢開窗。』自從蘆花灣開展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張雪梅親眼看著這裡一點點的變好。『清淤車一趟一趟往外走,灘涂地一點一點被修復,被雜草遮蔽的水面也逐漸清澈……這一點一滴的變化我都記著呢。2020年8月,這裡全面完工,我第一時間就帶著家人來轉轉,身臨其境後更要為這項民生工程點贊!』
隨著蘆花灣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工作的完成,據貴德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馬玉斌介紹,接下來,貴德縣還將對蘆花灣進行提昇改造,增加園區內的基礎設施,提昇公園景觀,『既然是公園,就要有公園的樣子。下一步我們打算將公園打造成集人文、科普、旅游景觀等一體的水生態公園,讓大家都喜歡來、願意來。』馬玉斌說。

- 樂享暑假2022/07/26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