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積厚成勢
2022-07-25 14:54: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以壯士斷腕的魄力堅定退出落後產能;以滾石上山的勁頭?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鳳凰涅槃的決心奮力蹚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眼下,山東發展呈現出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明顯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脈動更加強勁。今年上半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6月份增速達到6.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5.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0.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61.0%、33.1%和18.2%。數字賦能、創新驅動、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提昇山東工業轉型動能和競爭實力的核心要素。

  夯實塑強傳統優勢

  長期以來,傳統產業佔比高、經濟結構偏『重』、能源資源消耗大是山東轉型發展的心頭之痛。在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中,山東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的同時全面提昇傳統產業,使其煥發新活力。

  自2017年7月後,濟鋼集團董事長薄濤就再沒經手過一筆鋼鐵業務。當年因環保壓力大等原因,濟鋼關停鋼鐵產能。近年來,濟鋼完成了從『靠鋼吃飯』到『無鋼發展』的轉變,去年營業收入超越主業停產前水平。

  在濱州市鄒平魏橋輕量化鋁業基地,一塊呈蜂窩狀漂浮在水面上的鋁材引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據介紹,這是高性能泡沫鋁,密度不及水的一半,壓縮強度卻是碳鋼的5倍,廣泛應用於電子通信、交通運輸等領域。『通過輕量化轉型,鄒平鋁產業徹底擺脫原來「利薄如紙」的賣原料模式,實現從規模經營向「價值效益」的整體攀昇。今年上半年,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收達到1520億元,同比增長7%,中高端鋁制品佔比達到71%。』鄒平市委書記呂明濤說。

  一塊粗鋼可加工到多薄?日照市嵐山區金屬表面處理生態產業園給出的答案是:比A4紙還要薄。這種打破『卡脖子』技術的極薄硅鋼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2億元。嵐山區『吃鋼嚼鐵』的產業鏈不斷向高端、綠色方向延伸。今年前5個月,嵐山區48家鋼鐵及配套企業實現產值910億元,同比增長1.7%。

  信號燈閃爍,8條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45秒就有5個產品下線……數字動能已成為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設立專項資金2000萬元,連續安排3年,『護航』數字產業發展。

  以『智』取勝,讓德州市慶雲縣小森精工機械有限公司成為細分領域行業冠軍。只需一部手機,就能實現采購、下單、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全環節精准匹配,企業生產效能提高30%,成本降低15%,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

  在山東能源集團鮑店煤礦井下400多米深處的工作面,采煤設備自動運轉,滾滾『烏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整個過程清潔無塵、人機分離。從2018年起,山東能源集團加速主導產業向綠色低碳、高端高效轉型,先後投入上億元,組建研發團隊攻關礦用5G技術,山東省也拿出上千萬元財政資金扶持。2020年10月,山東能源集團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套礦用高可靠5G專網系統一經亮相就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山東把智能化技改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牛鼻子』,2018年以來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3.8萬個,2020年至2021年技改投資平均增長5.7%,技改投資規模居全國首位。

  加速凝聚新生優勢

  俗話說靠山吃山,作為泰安市主城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泰山區如今換了一種『吃法』。泰山區用好轄區內泰山這塊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金字招牌』,加快醫養大健康特別是現代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在位於泰山區的山東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實驗室內,工程師們通過腦機接口實現人腦和智能設備互通。『這個系統采集腦卒中患者的腦電信號,解碼運動意念,幫助患者完成康復動作。』山東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強說,海天智能已擁有康復機器人、可穿戴生命體征監測系統等多項產品。

  如今,威高集團泰山醫療科技產業園等一大批醫療及醫藥器械健康產業項目快速推進,諾萊醫學中心、美康達智能康養設備研發等項目已投入運營。『醫養健康是我們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重點培植的「十大產業」之一。「十四五」末期,泰山腳下醫療及醫藥器械健康產業將崛起。』泰山區委書記張培峰說。

  為培育壯大新動能,山東編制實施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養健康等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突破行動計劃等指導性文件,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構建起了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走進濟寧鄒城市的珞石(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排排白色機械臂抓起物品放到指定位置。『這是我們今年推出的新一代柔性協作機器人xMate CR系列,它不僅「柔」,還擁有工業級精度等「剛」性特質。』珞石(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雙說,與傳統協作機器人相比,它的靈敏度提昇了5倍。近年來,鄒城市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相繼出臺『關於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組建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發展專班,建立重點項目儲備庫,著力打造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集群。

  如今,山東『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21年的32%左右,『四新』經濟投資佔比達到51.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46.8%。

  提昇區域核心競爭力

  良好的產業生態是集聚產業、催生創新的土壤,而產業生態好不好主要看產業鏈的完整性、產業集群的協同性。今年,山東實施產業生態創新行動計劃,聚焦『全鏈條』薄弱環節和『卡脖子』關鍵技術精准發力。

  『歷經10年,我們突破了彩涂板涂層方面諸多難題。這款氟碳鋁鎂錳彩涂板,能確保70年不掉色,已應用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冬奧會國家速滑館等重大工程上。』山東冠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章峰說,今年企業多了一個新頭銜:精品鋼板產業鏈『鏈主』。

  精品鋼板產業是聊城市冠縣特色支柱產業,已形成130餘家鋼材綠色智造及其上下游企業抱團發展格局,形成了年綜合生產加工能力達1600萬噸的產業集群。冠縣盯緊產業鏈短板弱項,建立『八鏈七專班』機制,實施『鏈主』企業領航行動,圍繞產業鏈發展方向、區域布局、產業配套等問題,開展『診鏈』活動,為產業經濟、技術發展提供決策諮詢和智力支持。

  現在,山東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九大產業領域的43條產業鏈共確定『鏈主』企業112家、核心配套企業709家,已初步探索出有山東特色的『鏈長制』推進形式。

  山東還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建立『科技+產業』創新生態會商機制。前不久,濟寧市重大產業創新項目中的工程機械智慧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由華中科技大學揭榜。而張榜出題的正是濟寧高新區領軍企業——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為幫助企業解決創新難題,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濟寧高新區創新實施『企業出題』機制,開展產業創新揭榜掛帥+技術研發聯合攻關,以『企業出題、高校揭榜、政策扶持、協同攻關』的形式推進技術研發,同時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形成產業鏈上的抱團創新。同時,濟寧高新區還斥資1億元建立山重集團研究院,在服務山推股份前提下為創新共同體成員企業創造開放式研發環境。

  『山東以工業互聯、智能制造、新能源推廣為代表的新動能增速優勢正在積累,新動能與新經濟「量勢」齊昇的態勢已顯現,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支橕高質量發展的長期後勁會更加強勁。』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周德祿表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金虎)

責任編輯:楊金光
【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