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綠疇茫茫。晨輝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劉臣做完起飛前的最後准備,掰動按鈕,無人駕駛植保飛機騰空直上,進行噴灑作業……
在吉林省榆樹市八號鎮,晨輝農機合作社頗有名氣:承包土地300畝、托管900畝、代耕9000餘畝。
『經營規模這麼大,可離不開機械化!』劉臣快人快語。
……

這是此前《人民日報》一版刊發《吉林:農機化賦能農業現代化》報道中的一個『片段』,對吉林省農業機械化發展進行生動深入的報道。
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

去年,吉林省糧食生產獲得大豐收,總產量807.84億斤,增長率居全國前十大產糧省第1位。這背後,農業機械化成為吉林省糧食產量穩步提昇的重要動力。
而農機大規模普及,離不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茁壯成長。去年,吉林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發展到14.6萬戶、8.1萬個。
伴隨著生產體系不斷完善提昇,吉林持續推進全程農機化,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逐年提昇。在此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逐漸成為各地農業的『帶頭人』。全省各地圍繞解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問題,扶持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支持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三農』工作寄予厚望。吉林始終牢記殷殷囑托,充分發揮吉林農業的特色和優勢,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
那麼,農業機械高質量推進,給吉林農業注入哪些活力?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給出答案。


報告中總結到:五年來,農業基礎不斷夯實,保護性耕作面積居全國第一、五年增長4.8倍,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糧食總產量跨上800億斤臺階,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獲批建設,農業現代化第一方陣地位更加穩固。
推進農業機械化是一項系統工程。當下,為了不斷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吉林正圍繞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緊扣『兩確保一率先』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

中國吉林網注意到,在發展新型農機裝備和高效農業設施方面,吉林同樣持續發力動作不斷。
例如,實施農業機械化提昇行動,加快智能高端安全農機制造項目建設,加大先進精量免耕拖拉機研發推廣力度,積極開展半山區丘陵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同時,啟動一批農機裝備科研創新和產業化項目,引進一批上下游配套企業,孵化一批技術水平高、發展潛力大的『專精特新』農機企業。推進『吉林一號』衛星、北斗智能終端在農業生產領域應用,開展農業全過程無人化作業試點,總結推廣『互聯網+農機作業』生產模式。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看!
此刻,農機化正賦能農業現代化,而農機化正成吉林農村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