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大國糧倉】加快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 吉林啟動實施『千億斤糧』生產工程
2022-06-28 23:51:56 來源:中國吉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千億斤糧』,這是吉林最新的『小目標』!

  2022年1月,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吉林省將加快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啟動實施『千億斤糧』生產工程。

  而『作業本』,還有以下這些內容:

  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600萬畝以上,擴大大豆和油料種植面積;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新建高標准農田550萬畝,示范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000萬畝以上……

  加快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啟動實施『千億斤糧』生產工程,吉林的底氣有哪些?

  2021年,吉林省大力發展『科技興農』,5G監測、植保無人機播種、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抗旱節水、統防統治……大批農業科技特派員,長年累月下鄉進村,把一項項技術落實到田間地頭,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位居糧食主產省第二位。與此同時,吉林省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不斷鞏固,農業信息化在全國實現『五個第一』,即12316、12582平臺與農民互動服務量第一,農業電子商務進村入戶第一單,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覆蓋面第一,易農寶APP省域用戶量第一,在全國第一個建立中國移動服務農業示范基地。

  僅2021年,全省新增免耕播種機6000多臺,總保有達到了3.5萬臺;啟動的農機化智慧雲平臺保護性耕作作業監測,實現了全省統一管理。截至2021年末,吉林省已安裝電子終端監測設備2.5萬臺,監測面積達到1700多萬畝,佔實時面積的60%。同時,用足用好作業補貼和農機補貼兩筆錢,保護性耕作作業補助標准由每畝25元逐步提昇到40元,農戶一公頃地補助600元,極大提高了農民保護性耕作積極性。

  黑土地是最為寶貴的耕地資源。習近平總書記五年三次來到吉林,黑土地產糧安全、黑土地可持續發展都是他心中的牽掛。

  梨樹縣作為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的發源地,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探索形成了標准化、機制化、信息化、契約化『四位一體』的『梨樹模式』昇級版——現代農業生產單元試點示范建設,協同推進黑土地保護與利用。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共同創建14個以300公頃為一個標准方的現代農業生產單元,認真總結『梨樹模式』的4種保護性耕作方式,並探索加入秸稈科學離田和糞肥堆漚還田,打造『4+2梨樹模式』昇級版。同時,啟動實施了縣鄉村三級核心示范推廣工程,每個村建設1個5公頃以上的堆漚還田樣板田,形成『梨樹模式3+1』示范推廣體系……

  在剛剛結束的吉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堅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被再次提及,據黨代會報告的信息,吉林省力爭到2030年前,實現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000億斤,為確保國家口糧絕對安全、谷物基本自給作出吉林貢獻。

  加快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實施『千億斤糧』生產工程,『中國糧倉』的目標已經『鎖定』!

責任編輯:江科
【專題】大國糧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