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大國糧倉】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居全國首位
2022-06-27 14:39:51 來源:中國吉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吉林網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將黑土地保護擺在重要位置,全省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連續3年每年新增1000萬畝以上,穩居全國首位。今年,吉林省持續加強戰略謀劃推進,優化提昇『梨樹模式』,推廣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050萬畝,整體推進縣保持15個,實現適宜區域全面實施。

  持續強化頂層設計,黑土地保護體系不斷完善。全面加強黑土地保護制度體系、工作體系建設,推動黑土地保護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成立了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糧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省、市和30個重點縣農業農村部門設立黑土地保護專職工作機構。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黑土地保護的實施意見》《吉林省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吉林省黑土地保護總體規劃(2021-2025年)》《關於全面推行『田長制』的意見》。公安、檢察、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協調聯動,依法推進治理保護。

  認真總結『梨樹模式』,推廣面積持續擴大。安排落實資金12.2億元,按照秸稈覆蓋程度分3檔實施差異化補助。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依托吉林省農業機械化智慧雲平臺,對保護性耕作實行實時監測。構建東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質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等保護路徑,探索建立了黑土地保護十大模式。2021年,免耕播種機保有量達到3.5萬臺,比上年增加0.6萬臺。示范推廣秸稈碎混還田近50萬畝,相當於過去3年總和;秸稈深翻還田近100萬畝,比上年增加30%以上;米豆輪作技術150萬畝;鹽鹼耕地治理模式30萬畝以上。

  深入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科技創新引領能力顯著增強。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納入中科院首批14個典型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重組序列,省級重點實驗室已啟動建設,5個工程研究中心已完成批復。

  中科院落實投資3.06億元,開展黑土地6個專題28個項目課題攻關。省科技廳啟動『吉林省黑土地保護與高效利用科技創新』重大專項,相關科研機構聯合設立70多個項目(課題),並全部啟動。建設3個萬畝級、30個千畝級示范基地和一批示范點,實施『百千萬』引領行動。2021年,梨樹示范基地玉米產量達到1077.94公斤/畝,創造東北地區玉米高產紀錄。在西部示范推廣鹽鹼地治理與高效利用等相關技術,推廣面積近20萬畝,實現重度鹽鹼地水田畝產417公斤,增產近七倍;輕度鹽鹼地水田畝產625.6公斤,達到高產田水平。

  持續加大重點保護項目實施力度,農田生產功能不斷提高。緊盯黑土區耕地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薄弱環節,持續加大重點項目實施,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4080萬畝。在梨樹等10個縣市創建高標准農田示范區15萬畝,在22個典型黑土區縣市實施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120萬畝,改造更新農田防護林10.5萬畝,在18個縣市治理侵蝕溝547條,比上年增加8個縣市193條。

責任編輯:李澄
【專題】大國糧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