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光明網評】築牢網絡安全防線,誰都不是旁觀者
2022-06-02 22:08:18 來源:光明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作者:王石川

  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下稱《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五周年。作為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網絡安全法》是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的重要裡程碑。這5年,是網絡安全法落地生根日益發揮效力的5年,是國家加強網絡安全治理並取得顯著成就的5年,也是億萬網民更有安全感的5年。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3.0%。互聯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網已是廣大網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對網絡安全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法者,治之端也。』回望過去5年,乃至過去10年,可發現一條清晰路徑,國家依法治網,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更完善了,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更強大了。以法治建設為例,除了網絡安全法,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等等,都為守衛網絡安全鋪就堅實的制度根基。

  法治建設,卓有成效;日常監管,穩步推進。比如,有關部門近年來對攝像頭偷窺等黑產集中治理,對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開展專項治理,對電信網絡詐騙強化整治。

  電信網絡詐騙令人深惡痛絕,已成為危害網絡安全、傷害群眾利益的亂源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黑客、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切斷網絡犯罪利益鏈條,持續形成高壓態勢,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有關部門錨定源頭治理,通過協同作戰,依法嚴懲違法犯罪分子,斬斷黑色利益鏈,尤其是築牢預警勸阻『防火牆』,提昇預警信息監測能力。比如,完善國家反詐大數據平臺和國家反詐中心App,通過加固資金攔截『防洪堤』,提昇預警攔截能力,建立快速止付凍結機制,有力有效捍衛群眾權益、維護群眾利益。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廣大網民要積極參與,各家企業也要盡到責任。

  維護網絡安全,既體現在防衛,也體現在出擊。誰破壞網絡安全誰就應該承擔責任,哪裡出現了網絡安全漏洞就在哪裡填補。更重要的是,動員更多人參與其中。多年來,有關部門連續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推動宣傳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當越來越多人自覺成為網絡安全的守護者、監督者,對違反網絡安全的現象積極行動,網絡安全也就更有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網絡安全工作要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只要不斷提高網絡安全保障水平,不斷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特別是在網絡發展中守衛安全、在守衛網絡安全中發展,就能更好地發揮互聯網所長,讓億萬國人享受到更豐富的網絡紅利。(王石川)

責任編輯:江科
【專題】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 【專題】夯實網絡安全責任 共築網絡安全防線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