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讓中華文化更『活』更火——透視《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
2022-05-24 08:48: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讓中華文化更『活』更火——透視《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

  新華社記者周瑋、徐壯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該意見聚焦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對戰略路徑和步驟作出重點部署,是推動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框架性、指導性文件。

  文化數字化,是讓文化更『活』更火的重要途徑,是要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文化產品讓老百姓『百看不厭』『驚喜不斷』。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將如何豐富我們未來的文化生活?新華社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全景呈現·全民共享:打通數字資源,豐富當代表達

  談到這一意見出臺的意義,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副會長范周表示,意見的出臺解決了目前文化數字化的四梁八柱問題,是實現黨領導下數字文化治理的系統工程。

  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中宣部文改辦原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高書生說,中華文化全景呈現,是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最終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需要統籌利用已建或在建數字化工程和數據庫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華文化資源,提取具有歷史傳承價值的中華文化元素、符號和標識,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當代表達。

  一位市民在體驗AR數字博物館。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中華文化全景呈現,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中華文化借助數字化工具實現全民共享的體現。』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傅纔武說。

  新場景·新體驗:消費更多樣,體驗更多元

  未來,了解一座城市或許不用再走街串巷,城市文化將有數字化體驗這一新的游覽方式。

  『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這是意見提出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楊永恆說,數字技術從內容建設、展示方式、傳播途徑、交互手段等方面豐富了用戶的文化體驗,使數字文化生活日益融入人民群眾生活並成為一種需要,而且越來越多地呈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新特征。

  『數字化文化消費是輕資產的,可以賣衍生品、可以賣IP(知識產權)、可以做沈浸式餐飲,場景不限於線下,也不限於實際體驗。』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少峰認為,可以把城市旅游與數字技術結合,實現沈浸式和交互式的旅游體驗。

  智慧圖書館·公共文化雲:惠及更多人,隨時能享受

  意見提出的重點任務中,還包括統籌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和公共文化雲建設,增強公共文化數字內容的供給能力,提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

  陳少峰說,公共文化雲就是所有的文化資源數字化以後形成的線上綜合系統,這類公共服務將會惠及更多人群。

  在傅纔武看來,公共文化數字化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是實現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路徑。智慧圖書館體系與公共文化雲建設在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經過數字化加工整理,通過多終端的廣泛傳播,文化資源就會走出博物館、圖書館,跨越時空限制,讓人們隨時共享悠久璀璨的中華優秀文化。』傅纔武說。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