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時值立夏。
一場冷空氣的侵襲給雲南省麗江市帶來歷史同期少見的『五月寒』。不過,讓更多麗江市民感到寒意的是,疫情反復之下,麗江旅游業正從前幾年的一片紅火降至冰點。
古城小橋流水,煙柳婆娑,在開滿鮮花的小巷不經意抬頭,玉龍雪山白雪皚皚,巍然屹立。絕佳的風景和古老的納西文化是麗江旅游招牌,也是無數人心中的詩和遠方。多年來,麗江市通過文旅融合發展,逐步把旅游業打造成了麗江重要的支柱產業。如今,疫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如何在逆境中生存下去,成為麗江旅游人的當務之急。
『疫情帶來了衝擊,對於行業來說要咬緊牙關橕下去,為後疫情時代旅游轉型昇級做好准備,希望是有的,信心不能丟。』麗江市旅游協會會長王化新說。
困境中堅守
作為麗江的地標,大研古城是許多游客來到麗江的打卡地。5月初,古城的街巷略顯空蕩,因為游客少,營業的店鋪裡生意冷清,曾經熙熙攘攘的古城如今變得門可羅雀。
『疫情對麗江旅游的影響確實蠻大的,我們做客棧的就感覺非常明顯。』趙成說。
趙成是麗江大研古城客棧經營者協會會長,同時他自己也經營著一家名為藍月溪谷的客棧。他介紹,隨著自駕游、小眾游興起,很多游客來到麗江後為了追求體驗感,通常會選擇民宿客棧。據統計,整個麗江古城區內有民宿客棧近3000家,大研古城內近1700家,客棧是麗江旅游業的一個重要板塊。
『客棧體量不大,一般10間房左右。今年一季度,我家的民宿客棧入住率基本在5%左右,雖然下滑嚴重,但我們仍然堅持營業。』趙成說。
受影響的不僅是麗江的住宿業,因為缺少游客的支橕,旅游業『吃喝游樂購』全鏈條都受到了影響。
『阿媽意』是麗江一家納西族餐廳,在當地小有名氣。餐廳負責人肖軍告訴記者,前幾年伴隨著麗江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他繼承家族廚藝,陸續開了3家餐館。如今游客稀少,他已經關了2家店,只保留1家。
『也想過關門回家,但納西族美食也是麗江旅游特色,雖然當前有困難,但多年傳承的招牌可不能倒了。』肖軍說。
疫情之下旅游業首當其衝。據了解,2022年1月份至4月份,麗江旅游接待人數相比2019年下降了80%。
『這也是麗江旅游的特殊性造成的。』王化新表示,從地理位置來看,麗江處於西南邊疆,是長線旅游目的地,80%以上靠省外游客,其中北上廣深以及東部游客居多。而麗江的周邊是大理、昆明、香格裡拉等同質化競爭的旅游城市,2小時至3小時旅游半徑人口不足,所以當地旅游業更多依賴跨省甚至跨境游來支橕發展。
盡管旅游業的日子並不好過,但麗江許多旅游業從業者沒有放棄,仍始終堅守。
王化新在麗江市經營著麗水金沙演藝公司,其推出的一臺大型民族歌舞劇《麗水金沙》自2002年首演以來20年經久不衰,最高峰時期一天演出超過9場。疫情影響下,2022年1月份至4月份《麗水金沙》只演出了106場,劇場993個座位平均每場不到100人。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停?演藝行業有它的特殊性,演員隊伍每天要進行基本功訓練,保持狀態、不能流失,所以不主張輕易放棄。另外堅持演也是給市場傳遞一種聲音,我們還在堅守。』王化新說。
紓困中前行
為了幫扶受衝擊嚴重的旅游業,今年以來,雲南省出臺《雲南省關於文旅行業的紓困幫扶措施》《關於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業恢復發展的若乾政策措施》兩項針對性政策,提出33條政策措施,擴大旅游消費,助力文旅行業紓困解難。
『在落實好國家、省相關文旅政策基礎上,麗江市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保證紓困措施落地有聲,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麗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楊玲芳說。
據統計,麗江市及時向114家旅行社暫退質保金2562萬元;向旅行社企業、演藝企業和半山酒店三類185家企業發放補助資金2007萬元;幫助符合要求的旅行社和旅游演藝企業申報幫扶資金,目前,麗江16家旅行社及5家演藝企業已經入選雲南省級紓困補助公示名單。此外,疫情發生以來,麗江市通過分類實施房租減免政策已為文旅企業和經營戶減免近1億元房租。
眾多紓困措施下,麗江旅游業雖然負重,但仍堅毅前行。
麗江聯合假日旅行社在疫情前每年接待游客量10多萬人次。眼下,跨省游恢復緩慢,公司營業十分困難。
旅行社負責人牟雪梅告訴記者,按照社保部分減免、醫保減半征收政策,企業獲得了穩崗補助和紓困資金50多萬元,與此同時,全省旅行社的獎補工作也正在申報中。
『這些年公司吸納培養了很多大學生成為麗江旅游人纔,為防止人纔流失,我們一直給員工發放每月1500元的基本工資保障,這部分資金將暫緩其困難。』牟雪梅表示。
針對企業普遍存在的資金不足問題,麗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對接當地金融部門,為麗江各旅游企業以及分布於各景區、景點的經營戶搭建金融橋梁。截至目前,已向73家企業征集了融資需求。
『作為客棧經營戶群體,當前資金流普遍緊張。』趙成說,『通過政府搭建橋梁,解決了商戶與銀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希望能向銀行爭取更優惠的融資條件。』
為提振消費市場,『五一』小長假期間,麗江市文化和旅游局還聯合企業、景區推出各類惠民活動。其中中國銀聯雲南分公司會同麗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發放了500萬元的麗江文旅消費券,用來提振消費市場活力、助力雲南人游麗江。
『周邊游和市內游有一定的效果,但主要是散客。』麗江市文旅局辦公室主任餘世偉表示,『從政府層面來說,當下要盡量支持景區、旅行社、運輸公司等文旅企業。大家運轉起來了,就有盼頭。』
『雲』上游麗江
疫情之下,來麗江的游客少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雲』上游麗江的人更多了。
在麗江的古城、街頭,許多商家、旅游從業人員拿起手機、自拍杆,通過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直播方式把身後的美景、遠方的雪山以及家裡的土特產介紹給網友並銷售到各地。
在大研古城東巴紙坊文創店,擺放著100多種由東巴紙制作的本冊、便簽、書籍、燈具等創意產品。店主和靖川通過嘗試拍一些古城的美景、民俗、風土人情的短視頻來吸引流量,『我還正在摸索,除了賣已有的產品,還會接一些個性化訂單』。
麗江聯合假日旅行社的一些導游不能帶團,也努力嘗試做起直播。『我們開發了尋仙覓跡小程序,導游利用曾經的客戶把私人流量做起來,銷售本地的藥材、原生態食材產品。』牟雪梅說。
大環境下,麗江仍在苦練內功、加快旅游業態創新迭代,為未來的旅游復蘇做准備。
在曜·古城先鋒劇場,游客不僅可以觀看傳統話劇、先鋒話劇、即興喜劇、脫口秀等劇目,還可以和朋友組隊,在古城內玩一場大型線下真人秀游戲《創世·緣起》,沈浸式體驗麗江古城文化內涵。
劇場負責人胡延策介紹,他們創作的這款綜藝互動游戲,以整個麗江古城為場地,帶領玩家與劇本角色進行互動,指引玩家前往相應文化院落和著名景點,從全新角度了解麗江古城的歷史文化。『我們針對的群體是「90後」「00後」,用他們喜歡的互動游戲方式,把麗江的納西族文化和旅游結合到一起,相信疫情後能吸引年輕人,為他們帶來新的旅游體驗。』
聚焦『內循環』『微度假』等新旅游模式,聚焦年輕人、大學生精准營銷,聚焦文旅融合不斷昇級、修改新產品,麗江旅游正求變克難。
『我們利用有限的資金,周周有活動,季季有主題,盡可能把麗江的聲音傳遞出去。』楊玲芳說,『疫情總會過去的,麗江還是美的,麗江等待大家來。』(經濟日報記者 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