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湘贛邊革命老區:產業轉型築牢生態屏障
2022-05-08 16:28:4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雨後初晴,江風輕拂,江水清澈。湘江一級支流淥水自贛入湘蜿蜒流淌,兩岸山巒起伏,草木茂盛,農家屋捨錯落有致。

  湘贛邊區域位於湖南、江西兩省交界地帶,是秋收起義、湘南起義、平江起義的發生地和井岡山精神的誕生地。

  作為長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湘贛兩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重要引領,堅持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工程。如今,湘贛邊區域保護生態與發展生態產業相得益彰,綠色種植與綠色經濟方興未艾。

  在瀏陽市文家市鎮沙溪村『四季花海』鮮花基地鮮切花包裝車,工人們忙著將各色的非洲菊分類、包裝。鮮花基地負責人吳峻湖告訴記者,2016年,鮮花基地投入600多萬元,發展鮮花種植380多畝,實現年產值500餘萬元,帶動了周邊不少村民家門口就業。

  在醴陵市孫家灣鎮觀前村迷迭香產業化基地,一簇簇迷迭香猶如樹海,近聞香氣撲鼻。2019年11月,觀前村以集體經濟收入作為啟動資金,成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與引進公司共同打造迷迭香產業化基地。目前,觀前村的迷迭香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500畝,成為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連片迷迭香基地。基地不僅讓村民回了鄉、賺了錢,也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0多萬元。

  走進萍鄉市湘東區下埠鎮南竹坡村,只見寬闊的柏油馬路穿村過街,蔥郁的百年香樟樹直插雲霄,在茂林修竹的掩映下,一座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與兩旁現代建築相映成趣。曾有一段時間,南竹坡受采煤影響,生態環境十分惡劣,當地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12年以來,該村對廢棄礦山進行了園林化改造,使曾經的『煤窩窩』變成了『金窩窩』,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休閑觀光。

  (本報記者禹愛華 龍軍 胡曉軍)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