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走出『舒適區』再立新功
2022-05-04 11:15:4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4月的陝西延安南郊,山頭堆滿新綠,一塊寫著『傳承紅色基因彰顯鐵軍精神,建設紅色高鐵助推聖地騰飛』的標語牌格外醒目。標語牌邊是正在緊張施工的西延高鐵新延安隧道。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西延高鐵12標段項目經理陳浩告訴記者:『這條隧道是西延高鐵控制性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最淺埋深只有13米,施工技術難度很大。』

  西延高鐵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包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2025年建成後,從西安到延安的時間將縮短到1個小時,革命聖地將邁入高鐵時代。

  兩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給隧道施工帶來許多困難,但施工進度卻比原計劃快了一兩個月。陳浩說,這既是因為施工單位對人力機械組織和物資儲備抓得好,也得益於延安近年來對全市重點項目加強統籌協調,圍繞項目全流程進行了業務指導和問題化解。

  今年是陝西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也被延安市確定為項目建設提質增效關鍵一年。該市全年安排市級重點項目320個,年度計劃投資975億元。同時,對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按月、按季進一步細化、量化、精准化,確保計劃可衡量、過程可管控、結果可預期。

  延安市延長縣縣城,矗立著一座誕生於1907年的『延一井』,這是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革命戰爭年代,延長石油成為陝甘寧邊區的『功臣油礦』。

  延安能源資源豐富,但如何走出單純開采的『舒適區』,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創造更高效益,還需要不斷探索。在延長油田伴生氣資源循環利用項目的中央控制室,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通過大屏幕監控設備運轉和生產動態情況。

  該項目生產計劃部副經理李剛介紹,伴生氣是采油過程中伴生的副產品,成分以甲烷為主。以前處理伴生氣,要麼直接排放,存在著污染;要麼燒掉,浪費了資源。

  寶貴資源被白白浪費的情況,因延長油田伴生氣資源循環利用項目的實施發生改變。這一項目總投資52.97億元,於2016年9月開工,2021年5月全面進入試生產階段。全部達產後,年均營業收入將達29.7億元、利稅7.45億元。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油田氣化工科技公司總經理景崗說:『項目依托陝北地區豐富的油田伴生氣資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與經濟優勢,不僅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也能夠促進地方經濟跨越式發展。』

  延安市發改委主任張驍衛表示,延安正按照重點謀劃一批、前期推進一批、開工建設一批、建成投產一批的要求,集中解決好項目堵點難點問題,強化項目環境保障,把各種資源要素向重大項目集中。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